第330章龙旗不倒
夜风微凉,杀声震天,可林城德的心情却如这黑暗的夜色般压抑,他策马驻足于营盘外围,目光掠过战场上混乱的身影,脑海中思绪万千。
原本这场夜袭一切都在计划之内,起初顺利得令人满意,但到了明军营盘外围,局势却陡然一变,打了这么久,战况竟陷入胶着,不进不退。
林城德明白,局势僵持不下,固然与他舍不得轻易投入家丁精锐有关。
他怀着侥幸心理,希望仅凭绿营兵就能拿下明军的防线,从而保存家族核心力量,然而事实却一次次给了他沉重一击。
出城夜袭的清军绿营兵本就是从各部中挑选出的精锐,可即便如此,仍然难以突破。
对方的战力之强,已远超他的预期,让他不由得心生警惕——这样的明军,怕是只有满洲正黄旗那样的主力部队才能匹敌。
比起明军的战力,更让林城德心头发凉的,是对方在危急时刻展现出的应变能力和严密组织。
他从未见过如此冷静果断的敌人,清军绿营兵面对突发危机时往往只靠士气和运气支撑,而这支明军却在极短的时间内稳住了阵脚,甚至展开了反击。
这种纪律性和执行力,让他不得不承认,对方是一支不可小觑的劲旅。
但他并不知道,这支明军早已为各种可能的情况制定了详尽的应急方案。
在营中,每个旗队都配备了军法兵进行督战,一旦有怯战退缩者,无论身份立场,都将被当场处置。
在短短半个时辰的战斗中,就已有十几名士兵因胆怯而被斩首。
铁血手段虽残酷,却让全军士气得以稳固,这也是明军能够在险境中迅速反应的关键所在。
随着林城德最终决心派遣家丁参战,战局才开始发生转变。
他亲自率领凶悍的家丁加入战场,这些披甲执锐的精锐士卒宛如狼群出笼,迅速冲破明军西面外围的防线。
而一直凭借栅栏和箭塔死守的数百名明军,在人数与兵力差距面前,终于不支。
一阵阵清军的喊杀声中,栅栏处接连倒下几个明军士兵,空隙被迅速扩大,清军从破口蜂拥而入。
此时,另一侧的德尼也率部追击明军溃兵而至,他的部队原本埋伏在外围,专门负责截击那些试图逃脱的敌人。
眼见明军阵脚已乱,他果断下令从营门攻入,意图将这百余溃兵推回刚刚组织起来的明军主力阵中,进一步制造混乱。
火光下,他的士兵如洪水决堤,涌入营盘,长矛大刀所向披靡。
德尼深知,只有在敌军未彻底反应过来之前发起最猛烈的攻势,才能最大限度地削弱对方的防御体系。
为了保证这一波攻势的效果,德尼将麾下最强的巴喇牙部族士兵全数作为先锋。
这些凶猛的战士生性悍勇,手中长刀劈砍间势不可挡,明军被迫节节后退,防线已然岌岌可危。
然而,即便战局暂时占优,德尼依旧心存忧虑。
他非常清楚,一旦营中明军重新组织起来,凭对方的兵力优势,己方的攻势将很难持续。
德尼的谨慎并非没有理由,在行动开始之前,他其实并不对这场“夜袭”抱太大的希望。
尽管此战筹谋已久,但明军的防御工事和数量上的优势始终令他感到不安。
然而,就在方才,他的部队轻而易举地击溃了数百名明军,林城德也已率兵成功突入营中,这一切让他一时之间信心倍增。
“只要趁势攻下营盘,整个战局就将为我们所掌控!”德尼在心中暗自鼓舞。
他已将所有赌注压在这场战斗上,若能趁着明军混乱一举歼灭对方,便足以让他在济尔哈朗面前立下大功,进而为清军的下一步战略扫清障碍。
可惜的是,无论是林城德还是德尼,他们都低估了明军的韧性和决心。
就在清军攻入营盘内部的同时,明军中军的一面大旗猛然升起,鼓声震天而起。
营中指挥的将领迅速组织溃兵回归队列,并调动早已预备好的后备力量填补防线空隙。
紧接着,几队刀盾兵从营盘深处杀出,配合弓箭手的掩护,将清军先锋死死压制在突破口附近。
林城德望着被迫陷入僵持的战局,心中焦躁难耐。
明军的顽强超乎想象,他原本计划通过夜袭迅速瓦解对方的抵抗,如今却被逼入了一场硬碰硬的消耗战。
他的目光扫过四周,身边的家丁早已疲惫不堪,士兵们的阵列也逐渐混乱。
尽管他心中仍存破敌的渴望,但理智告诉他,继续强攻只会让己方伤亡更为惨重。
战场上,厮杀声依旧响彻天际。
火光明灭之间,林城德握紧缰绳,神情复杂,他的决策将决定这场战斗的最终走向。
一年前,济南一战,他曾亲率兵马与这支明军交锋,却以惨败告终,半个月前,又一位新晋贝子在与明军的战斗中意外阵亡。
接连的挫折让德尼对这支明军充满忌惮,战斗意志也大幅减弱,但身为将领,他又不能将这种消沉表现在脸上,只能强装镇定,心中憋屈不已。
如今,清军的士气早已不复当年“八旗无敌”的骄傲。
越来越多的八旗士卒开始畏战、厌战,但这些情绪只能藏在心底,因为一旦表露出来,不仅会招致处罚,更可能遭到同僚的孤立。
“这一战必须要赢,否则我们这些人还有什么脸回去?”德尼在心中暗自发狠,他不能再退缩了。
另一边,林城德也抱着背水一战的心态,他将所有的精锐家丁尽数投入战场,带着一腔怒火杀入了明军西面大营。
而德尼也不甘示弱,率领上千清军紧随其后。
两人一前一后,似乎势如破竹,但实际上,他们浪费了太多时间。
明军借助清军反复袭扰的机会,早已进行了充分的排练和预演。
营盘中,明军将士且战且退,那些看似无序的撤退,其实早已精心设计。
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将这股清军引入大营深处,然后趁其立足未稳,以迅雷之势合围歼灭。
“关门打狗的好戏即将上演。”明军的指挥官脸上露出冷笑。
明军的迅速反应让林城德和德尼始料未及,为了应对夜战,他们不仅平时加强了夜间训练,更针对清军的袭扰进行了反复模拟。
眼下,明军士兵的夜战素质与应变能力显然远超清军的预期。
而在另一片战场上,盖州城东,清军也陷入了僵局。
陈有时孤军深入,试图突破马宝的防线,却迟迟未能得手。
马宝凭借着缜密的布防和灵活的指挥,将清军牢牢拦截在营盘外围,令其寸步难行。另一侧,张忠率部围攻明军伏兵,却显得不紧不慢,他的态度耐人寻味,似乎并不急于求成,甚至在心中盘算:
如果陈有时能够突破明军大营,他再伺机发起进攻;若是局势不利,他则毫不犹豫地选择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