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二世得罪的,主要就是这批军火贩子。围绕着战争而发展起来的产业、行业,方方面面地都遭到冲击。
帝国急需要替代行业。
然而——皇帝给出了替代方案,但是很可惜,皇帝打算用全新的产业去养那些庶民,而不是养那些贵族。
他把这个重要的差事交给了赵佗这号人物。
在南越战场上崛起的又一位帝国将星。
帝国的改革,主要是从人的调配上来的。
秦二世步步紧逼,恩威并施,终于把一批老旧权贵、达官贵人、功臣幕僚们从原有的帝国利益关系网之中给踢了出去。
说起来,老功臣们也没什么多坏,因为新上来的功臣们,他们还是会做和老功臣们过去做过的一样的事情。
新功臣们,他们也没有多么善良。他们只是都是底层出生罢了,曾经抱有着对过去那些站在高位上却做的不好的人的厌恶,而今奋力站在这个位置上,满心期待自己能够做出一番新事业,名流千古的人。
但其实,过去,他们的那批前辈们,也是带着同样的心愿,团结起来,打倒上一波老前辈们的。
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后浪永远不会断,可惜曾经的后浪最终是变成了前浪。
这是帝国建设的时代,却也是最好的时代。
一切都刚刚开始……
看起来一切都很糟糕,可是人们心里总是怀着某种希望,大家都迫切地想要找出一条道路,让每个人都幸福安宁、开心快乐。
每个人都在努力的道路上。
大家都认为,世界大同就在眼前。
兼爱、非攻,就是未来。
人们都撸起袖子加油干,他们紧紧跟着秦二世的步伐,认为秦二世能够给他们他们想要的东西。
那时候的人,个个都眼睛雪亮,心里明白,哪怕是最穷的人,也敢大声地说话,也敢为自己争取公道。
这就是秦二世的时代。
一个在历史上注定被所有人都怀念的时代。
在帝国的科技爆发季初期内,很有一部分人已经懂得了时代的真谛,投身于工匠这个行业。
他们倒不是对兼爱非攻怀有热情,他们只是很世俗地想要一个好看的饭碗,想让自己不被欺负,想让自己做体面人。
但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也诞生了。
能够赶上风口的人不多,而且好汤好肉就那么几口,哪有那么多好吃的给后来人留着。
看着吧,一旦国有诸多工厂、公司、企业之类的规模正式确定,到时候内部的人就会自己主动排外。
大门势必会关闭的。
这才没多久,已经有这样的趋势了。
一开始工人是很吃香的,工人的地位自然高。
物以稀为贵,这是永远的道理。
没办法,人的本性就是自私自利。
一旦某个家族的人有了机会出人头地,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提拔自己家族里的人。那些和他八竿子都打不着的亲戚,和他们半点关系都没有。
年秋的时候,秦国粮食又一次大丰收。
群臣恭贺皇帝,自从皇帝继位以来,天灾就变得越来越少了,而灾荒饥瑾在各地都消失了。
现在已经没有人吃不起饭了。
因为大家都吃得饱饭的缘故,六国的民众们也开始接受法律的熏陶了。
但是民众的需求是无止境的,吃饱了饭,就想要比拼社会地位了。
都是趋势,秦国的大臣们早就有所料。
能站在朝堂上的人,都是从黑暗的经历里爬出来的人,他们比谁都清楚,其实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好人,大家都一样。
弱肉强食,适者生存。
文明、法度,永远都是包裹这些的外衣。
恰恰是因为包裹着这些外衣,所以总是有些个漏网之鱼,认为世界很美好,活在某个被人打造好的笼子里。
大臣们对此议论纷纷,他们自然是想第一时间解决这个事情。
过去大家吃不饱饭,互相怨怼,力气都撒在身边人身上了,自然没工夫想那些有的没的。
可是现在,秦二世让大家都吃饱饭了,弟兄们心里想的就不一样了。
饱暖思淫欲啊,一旦吃饱穿暖,邪恶的欲望就会诞生,堕落是必然的事情。
臣子们担心历史重演,催着皇帝赶紧开放经商。
不打仗,百姓就一定会去经商。
没办法,士农工商四大类。
商业虽然是欺骗的,可是最符合人心的私欲,最受底层百姓们的欢迎。三钱的东西卖四钱,赚差价,多轻松容易的事情,大家都爱干。
而士人是他们爬不上去的,因为太苦太累了。他们不愿意受这个罪。如果他们愿意受罪,也就不会去选择经商了。
而工业和农业,这是出力气的活,让人感到很累不说,还总是容易把自己弄脏,最是让人自卑的行当了。
唉……
就算大臣们不提,百姓们也会爆发出这样的诉求来。
就算皇帝不允许经商,商业的行为,也在到处蔓延。
因为大家总是要生活的。
“陛下,这些产品,必须得对外出口啊。哪怕是和诸侯国们通商又怎么样……”
“不仅仅要和诸侯们通商,南越也是一个值得交易的国家。我们给他们农具,给他们种子,教导他们种植。”
“……”
“……”
“……”
老臣们围在一起絮絮聒聒,说些无关紧要的废话,来试探秦二世的底线。
王绾坐在前头,一不留神打了个哈欠。
秦二世坐在上座,看着这些七嘴八舌地议论,好像对百姓好一些,明天帝国就要完蛋了。
秦二世皱着眉,暗暗把这几个老头的名字记在心里。
这时候,蒙毅站出来说,“陛下,微臣以为,既然帝国在打造样板城市,为什么不打造几座经济大城呢。”
“微臣有个主意,洛阳、邯郸、临淄、成都、宛五地,自古以来经济发达,底蕴深厚。”
“既然这么多人都想要经商,可见是大家都有所需要。到不如来个顺水推舟,设立这五座城市,允许其经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