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强行压制,仍旧禁止经商,恐怕也不是办法。”
“顺势而为,才是解法。”
蒙毅语气坚定。
大臣们看皇帝陛下此前就说过要允许货殖经济发展之类的言语,而且刚才他们谈论那些事情时,皇帝陛下也没有反对。
这样一来,这些人自然胆子更大了,直接询问皇帝说,“陛下,臣等以为蒙少卿所言极是。”
蒙毅也是第一次被这么多人附庸自己的提议,颇觉受宠若惊。
以他对自己同僚臣子们的了解来说,他们不可能这么好心啊。
同僚的反常,让蒙毅开始反思自己的提议是不是有什么问题,要不怎么坏人也都赶着来附和自己呢。
但是,这件事大家异口同声的支持,似乎帝国内部兴起商业贸易往来已经是一个不可避免的潮流。
时代总是在变化。
曾经严重遏制经商的大秦,如今竟然在讨论开放市场。
“夫《周礼》有赊贷,《乐语》有五均,传记各有斡焉。今开赊贷,张五均,设诸斡者,所以齐众庶,抑并兼也。”
“设置五均赊贷,为的是平准物价,防止商人操控市价,牟取大利;保护贫民百姓的利益。而且物价过高,会冲击市场。”
蒙毅可不是吃素的,年纪轻轻能当上卿,那可不是单纯的因为长得帅,嘴皮子溜。
他早就准备了应对之策。
商业发展,自古以来就是混乱的源头。
怎么说呢,给欺骗披上一个合法的外衣,这就是经商。
无商不奸,这可不是污蔑。
原本商业是由交易演化而来的,以物换物。
但是自从出现了金钱这一个衡量物品价值的东西后,很多东西就被改变了。
原先用一头牛,换三只羊。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头牛可能值五百钱,也可能值三百钱,有时候也可能贵到上千的地步。
钱还是钱,但是因为钱诞生了,牛的价值却开始起起伏伏了。
牛还是牛,但是牛的价值被人为弄的价格高高低低,这自然会极大地影响人的日常生活。
所以说,商业一旦发展起来,社会不稳定的程度就会开始加大。
因为人人为刻意地在人和物之间增加了第三个变量,还赋与了其意义。
商业发展,首先影响的就是人们的日常生活,一些规律导致,当商业发展畸形,也就是金钱严重地脱离货物本身价格的时候,人活着会举步维艰。
而商业发展,本身最冲击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一钱的原价,卖的时候就是三钱。
这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
商业的发展冲击着社会的问题,一向是国家极其警惕的事情。
因为几乎每个朝代的衰落背后,都带着货殖经济的畸形发展到了穷途末路的地步,导致的结果就是钱不值钱。
然而钱不值钱,物还是那个物,可是人用不了,攒了一辈子的钱存在家里,以为那是价值,结果这价值蒸发了。
百姓们可不提着锄头,抡着拳头去打让钱贬值的人吗?
秦朝也是吸取了周朝灭亡的经验,六国贵族腐败导致自身衰落的原因;所以才制定重农抑商的国本之策。
法律贱商人,而商人已富贵矣。
但是很可惜,自古以来,法律千方百计贱商人,遏制商人发展,可是商人已经富贵了。
只要经商,就一定能赚钱。要想赚钱,就去经商。这就是经商最大的好处,也是经商最大的坏处。
那么等到有一天,一个国家的所有人都想着要去赚钱,势必举国上下都在经商。
商业发展来发展去,最后嚯嚯的就是那些老实人。
蒙毅先是提出主张来,旋即就提了自己事先准备好的阻止情况变差的预备方案。
大臣们自然一个个都向蒙毅投去佩服的目光。
蒙毅本来就是一个前途不可限量的人。
他才十四岁,就给秦王政提出来了一个解决全国兵源的问题。给全国的百姓在户口登记上记载年龄,一旦男子成长为十四岁,直接让其婚配,独立成家,然后就是生娃。生了娃,然后就是去上战场。
要不怎么说,秦国是一个牲口之国呢。
蒙毅提出来这办法,举国上下竟然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反对。
秦国的人好像是被人当骡子使用习惯了,可是六国的人就不一样了。
秦国这么一整,这就让六国的人夭寿了。
而且秦王这么做,秦国人居然都支持,六国的君王轮换着都破防了一次。
蒙毅解决了秦国征兵这一个大难题,而且给后世的人都留下了一个好模板,怎么把利用人的力量做到极致。
从男子出生第一岁开始,就已经把他记录成为了一个可以使用的劳力,按部就班等着他长大。好似麦子熟了必须要割掉,一分钟都不能多留。
女人从生下来第一岁开始,就要记录在案,等到她到了某个年龄,就要开始让她生下一代了。就好像是养了一大盆河蚌,一旦等到它们长大了,就要让她们生产珍珠。
男人和女人闹矛盾,总有人觉得是对方的错。从没人想过,到底是什么推着他们还没有成熟,就已经走向了结婚。
言归正传,在人口户籍上,登记人的年龄,这可是秦国的首创。
事实上,也只有秦国的等级体制能够完成这一实践。
换做任何一个国家,哪怕他们是想到了这样的方法,也根本实践不下去。
因为他们的国家被亲人往来,宗亲血缘牵绊着,没有所谓的法度,没有所谓的公平。登记的命令即便下达,也没有人按部就班地去执行。
蒙毅是个狠人啊。
从年少时到今天,始终都是个狠人,关键他对秦始皇一家,都带有着绝对的忠诚。
就凭这两点,就能保证他长达十多年位居上卿伴随皇帝左右出入。
大臣们都带着畏惧的眼光望着蒙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