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2章长公主之死
广德十九年冬,齐军在河南战场接连取得胜利,十一月,齐军连续攻克南阳、郑县、开封等地。
刘雨霏对这样的结果没有任何准备。
当初为了供应叛军粮草,长公主决定苦一苦百姓,下令将山东河南等地的赋税收到了六十年后。
苛捐杂税几乎将百姓敲骨吸髓压榨干净。
尽管如此,叛军在战场上还是没有取得决定性胜利。
随着时间推移,南方军队优势明显,反攻愈加猛烈,明眼人都看得出,叛军气数已尽。
天气寒冷,粮草断绝,外援尽失,各地反叛不断,长公主和她的死党们人心尽失,士气低落,各支叛军纷纷倒戈,投降广德皇帝。
困守济南的刘雨霏陷入四面楚歌的绝境。
“开封守将不战而降,迎接太子入城,洛阳也蠢蠢欲动,关内,怕是待不下去了。”
“公主,趁着刘无忌立足未稳,赶紧撤回辽东吧,晚了就走不了了!”
刘雨霏听不清部下正在议论什么,局势发展完全不是她想象的那样。
兵败如山倒。
刘谦恨恨道:“各州府农户、商户都反了,泥腿子自愿给官军带路,上月咱们到开封,农户都把粮食藏起来了,死活不给咱们吃,等刘无忌来了,他们就从地窖里挖出粮食犒赏官军!这群该杀的刁民!”
事已至此,多说无益。
长公主摇头叹道:“父皇征战四方,百姓无不拥戴,我等只是苦一苦百姓,允诺以后加倍偿还,百姓竟投靠暴君!”
“天要亡我!既然人心不在,我一人投降刘堪,任由处置,你等各自逃命吧!”
一众死党面面相觑,刘谦压低声音道:
“姐,你可不能气馁,所有人都指望着你啊!”
楚王也劝道:“是啊,若咱们败了,别说是刘堪,就是天心城那些勋贵,也会让咱们偿命!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能认输!和他们拼到底!”
邓北武拍案而起,大声道:“公主和几位皇子都是刘堪的兄弟姐妹,他念及骨肉亲情或许不能杀你们,可是咱们这群武将,按照英国人提出的条件,即便投降,我等也难逃一死!”
杨三桂附和道:“邓大帅说的是!我们虽是勋贵之后,那刘堪必定不会轻饶!拼了!大不了割据辽东,辽东守不住就逃往倭国,总之不能在关内坐以待毙!”
后面一个将官大声道:“大齐与倭国乃是世仇,幕府将军不会收留我等的,若有计划割据辽东,要早些联络朝鲜人,引以为后援!这才是上策。”
汉王楚王回头看时,说话的是林三平,这位大齐第二勇士林宇之侄,如今也成了长公主死党,成了广德帝刘堪的仇敌。
大厅内武将们吵吵嚷嚷,纷纷叫嚣着要和广德皇帝血战到底,宁死绝不投降。
汉王刘谦等众人情绪稍稍平定,坚持请刘雨霏表态,长公主仍旧沉默不语。刘谦只好硬着头皮道:
“我等与新政不共戴天。归降朝廷难逃一死,新政不会有任何改变,到时大齐不复为大齐,我等也将灰飞烟灭,与其投降,不如放手一搏。关内待不下去,便退守辽东。”
刘雨霏眼神渐渐凝聚,像是恢复了神智。
“那便退守辽东,徐徐图之,派人联络朝鲜,希望朝鲜国王能与我等共进退。”
刘雨菲说罢,在在心中默念:
“父皇啊,若你在天有灵,一定保佑江山社稷不要毁在刘堪手里。”
~~~~~~~~
广德十九年十二月中旬,长公主刘雨霏在死忠护卫下,由登州乘船,渡海逃往辽东。
叛军在中原几乎全军覆灭,退往山东后又接连遭受损失,最后跟随刘雨霏渡海逃走的兵马,不及十一。
长江以北二十万叛军,短短两年时间便陷入覆灭,逃回辽东者,只有堪堪不到两万人。
太子刘无忌率军追击叛军至山海关,很快攻破关城。
东宫幕僚劝说太子继续追击,对叛逆赶尽杀绝。
依照刘堪的性格,若得到刘雨霏逃亡消息,多半又会对自己这位姐姐网开一面。
若真是那样,只怕后患无穷。
“蔓草尚且不容易除掉,何况是长公主呢?若不乘胜追击,让她勾连朝鲜,割据辽东,将来您继位,平定叛乱就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