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哭泣道:“长公主待我不薄,她是太上皇的骨肉,父皇的亲姐姐,我的亲姑姑,不忍加害!再说我现在只是储君,军国大事须父皇定夺,怎可擅自行事?诸位不要再逼迫!”然而幕僚和部将反复劝谏。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何况您还是太子!”
“如果不杀刘雨菲,我等只有先去死了!”
最后,刘无忌不等父皇下令,便派大军封锁山海关,并派水师联合英国人,封锁渤海断绝登州与辽西之间的联系,不许辽东片帆南下。同时下令朝鲜国王联合大齐平叛。
辽东粮草断绝,朝鲜国王拒绝叛军入境。
广德二十年三月底,走投无路的叛军献出长公主、汉王、楚王等头目,向南方朝廷投降。
对于长公主的处置,刘堪和他的大臣们出现严重分歧。
广德帝对这位想要置自己于死地的姐姐,仍旧采取怀柔政策,不忍斩尽杀绝,主张将其流放朝鲜或安南,保全性命。
在过去的二十年时间里,广德皇帝已经多次赦免刘雨霏。
在群臣看来,因为广德帝的忍耐退让,长公主得寸进尺,最后差点毁掉整个帝国。
广德二十年四月初二日,刘堪在给刘无忌的家书中提及:
“长公主本心不坏,她这些年不过是被奸人唆使,才与朕为敌。杀她又有何用!不如流放安南。”
消息传出,群臣哗然。
大家对这样的处理方式都不满意,在刘无忌的指使下,南方各地主官向皇帝谏言,要求斩草除根,不留后患。
“陛下三思!刘雨霏祸乱天下,此次叛乱,中原一带十室九空,多少军士百姓无辜罹难,如此这般,还不杀她,天下人会如何看待陛下?如何看待大齐朝廷!”
可是不管群臣如何劝阻,广德皇帝坚持要保护她的姐姐。
刘无忌上奏父皇,提醒皇帝,大齐已然不是从前的大齐,朝廷正在将权力归还于民,像刘雨霏这样祸国殃民的乱臣贼子,难道能因为皇帝一句话说赦免就赦免吗?
如果这样,父皇先前的努力又有什么意义呢?
处置叛逆不止是家事,更是关乎帝国前途的国家大事。
群臣纷纷进言,连奥古斯塔也开始吹枕头风。
“陛下,为何要留下女魔头在人间,难道不怕她卷土重来吗?”
刘堪不以为然道:“她的党羽死的死逃的逃,将她流放安南,又能掀起什么风浪呢?”
奥古斯塔摇头道:“不,一切皆有可能。”
“是大臣们让你这样对朕说的吗?”
“不,作为大齐皇后,我难道没有自己的想法吗?”
刘堪见无法说服皇后,只得摊牌道:
“朕不想杀刘雨菲,除了姐弟情谊,更重要的是,不想开王室骨肉相残的先河,朕不要做李世民。也不要让刘无忌做李世民!”
“对于皇家来说,骨肉相残是一个魔咒,一旦开启,后世就会效法。”
瑞典女人冷笑道:“她可不在乎这个,她一心想杀掉你!废除新政!”
刘堪摇头道:“总之,我不愿做李世民。”
奥古斯塔对中国历史略知皮毛,想了会儿问道:
“陛下说的是那个在皇宫门口杀死他的兄弟,逼迫父皇退位的唐朝皇帝吗?”
“除了他,还有谁?”
瑞典女人睫毛眨动,幽深的碧眼凝视广德皇帝,意味深长道:
“太子骁勇善战,大有太祖之风,此次平叛他立下大功,人心所向。最重要的是,他今年才十六岁,以后未必比那个唐朝皇帝差。刘雨菲死后,后世只会记得刘无忌的功绩,而不在乎他杀死了他的姑姑和叔叔。这是事实,陛下你不得不面对。”
广德皇帝无奈的叹了口气:
“那便依法令处置长公主,给她留个全尸,安葬在父皇旁边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