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如烟。如今刘堪的漫长生命即将走到尽头,远在千里之外的刘无忌心情忐忑,这位大齐孝子对父皇的身体状况颇为忧虑。
东宫幕僚纷纷劝说太子尽早南下,以防不测。
“圣上沉疴难起,听说上月又吐血数升,连欧洲医官都束手无措,如今殿下远在燕赵,圣上卧病床榻,山河相隔,万一宫中有变,恐怕于殿下不利啊。”
“殿下不知长公主刘雨霏之事乎?”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先斩杀熙宁公主刘若兰,再杀康光绪老贼!”
刘无忌一度怀疑自己身边安插有广德皇帝细作,以他对蓑衣卫的了解,这种事情不是没可能发生。
所以,太子对幕僚们的劝说表现的颇为冷淡,至少表面上要装作淡泊名利与世无争。
在刘无忌看来,父皇当年可是遇神杀神一路拼杀才夺下的皇位,任何阴谋都躲不过他老人家的法眼。
太子一脸虔诚道:
“本宫乃大齐太子,国之储君,名正言顺,有何忧虑?”
为了表明心迹,刘无忌继续解释道:
“父皇派我来天津,是让我铲除刘雨霏余孽,推行新政。眼下叛贼既除,新政稍有起色,百废待举,怎可轻易离去!”
幕僚哪里听他啰嗦,继续劝进。
太子痛哭流涕道:“自古忠孝两全难,身为太子,本宫眼中有的,只能是祖宗江山社稷啊!父皇不过龙体微恙,不日即可痊愈,身为臣子,这种时候怎能想其他事情呢!”
~~~~~~~~~~~
天津巡抚衙门,太子召集幕僚议事,章维,司马北、卢光等心腹皆在左右。
广德帝刘堪病危,命不久矣。
众人再说劝说太子回京,主持大局。
“诸位不必多言。”
刘无忌轻易的否决了幕僚们建议。
以他对父皇的了解,刘堪根本就没到什么弥留之际。
在过去的十年时间里,广德帝不止一次发病,每次都说到了“弥留之际”。
结果呢,每次都被太医治好。
刘堪在还没继位时便经常因病昏厥,以至于太祖对这个儿子很是不满。
明显这又是父皇对自己的试探。
父皇对自己诛杀刘雨霏、诛杀叛军余党颇有微词。
此时若擅自率兵南下,便就中了诡计,给了广德帝废黜自己的借口。
就在众人准备劝说太子时,太傅章维终于开口。
“我朝以孝治天下,在孝道面前,新政也是可以从长计议的。”
作为前朝勋贵乔一琦之甥,章维在大齐还是有些分量的。
太子忧心忡忡道:“如今朝中有些奸人,借新政之名,行卖国之实。准备放弃安南日本,减免农民赋税,以邀民心,实属可恨!”
章维意味深长道:“天底下再大的事大不过圣上的龙体,龙体耽误不得。若天佑大齐,广德帝龙体康健无恙,太子此时返回京师,可谓殷勤备至,圣上也会欣慰的。至于奸邪小人,不足为虑!”
众人纷纷附和。
“殿下放心回京,天津新政,交给老臣即可。”
刘无忌沉默良久:
“当年乔大人辅佐太祖,打下这江山社稷,立下汗马功劳,如今本宫又得你相助。将来若能继承大统,章大人多多分担国事才是啊。”
章维叩拜道:“殿下心念老臣,臣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幕僚催促:“熙宁公主沉溺新政久矣,其人大有长公主之风,不得不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