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反对作战的声音越来越大。
难道又要回到太祖时代穷兵黩武的老路上去吗?
“此事须从长计议,”女皇等群臣稍稍安静,当众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只是,这样恐怕会失信于列国,恐怕对大齐不利,况且····”
刘若兰欲言又止。目光落在了主战派那边。
陈子壮捋了捋胡须,不无默契道:“陛下担忧的是,此时北欧战场正陷于焦灼状态,若是我国轻易撤兵,瑞典、英国与罗刹的战事势必毁于一旦。”
“到时诸国向大齐问罪,你我是承担不了这个责任的!开罪欧罗巴诸国,你们莫非还想回到从前那个闭关锁国的时代吗?”
康光绪还要反驳,陈子壮接着道:
“一个完整的罗刹并不符合大齐的利益,彼得皇帝撑不了多久了,只要坚持到春天,拨云见日,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康光绪忍无可忍,怒道:“莫非陈相是要让我们的士兵穿越成千上万里,去攻打莫斯科或圣彼得堡吗?你确定他们能活着走到欧洲吗?”
“如果使用热气球运输呢?”
“大齐没有足够的运力!”
“让各地更抽调资源·····”
“你这是危险的想法,是穷兵黩武!”
~~~~~~~~~~
接下来几天,天心城内的文武百官们一直为是否继续征战罗刹而争论不休。
齐国官员们之所以对西征失去兴趣,除了因为这是场没有明显受益的战争,更重要的原因是,帝国官员们对罗刹的恐惧深入骨髓,太祖皇帝当年何其骁勇,然而三次征伐罗刹,皆大败而归。
这无疑是在帝国官员们心中留下了深深的阴影。
即使帝国如今已经今非昔比,实力远在罗刹之上。
不过齐军在罗刹远东的军事行动引发了莫斯科广泛的恐慌。
由于大齐的突然插手,彼得一世对瑞典的战争无法保持专注。
陷入两线作战的罗刹实力大减。
乌克兰,波尔塔瓦。
瑞典国王卡尔十二打发走前来谈判的当地贵族,再次向这些斯拉夫人许诺,待击败彼得一世,便将支持他们获取独立。
贵族们对瑞典国王的承诺充满期待。
作为十七世纪北欧霸主,瑞典不仅包括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地区,还包括芬兰和波罗的海对岸的土地,可谓超级大国。
卡尔十二继承瑞典王位只有十五岁,此人年龄比彼得一世还要小十岁。
就在两年前,野心勃勃的彼得一世主动挑起了与瑞典的战争。
一个月前,彼得一世亲自率领3.5万罗刹军进攻瑞典的纳尔瓦要塞。
卡尔十二率大军深入乌克兰境内,由于困难,只能靠自己的后勤运输队。
此次瑞典的运输队有1.1万人和16门火炮来护卫。
所有军需物资只能用1000辆马车和一大群牛来拉。
就在卡尔十二和乌克兰人商议建国独立的时候,瑞典的运输队遭到了袭击。
运输队司令丢弃了一些火炮和辎重。
瑞典运输队被罗刹军咬住了。
缺乏火炮支援的瑞典运输队被打得一败涂地。
短短三天炮击,1.1万人的运输队只剩下6000人,瑞典人的火炮和粮食也都丢了。
“齐国人什么时候能在东边对罗刹鬼发动进攻!难道要等到红鼻子主教来给我收尸吗!”
“天心城还欠瑞典一千万克朗呢!这群骗子!丝毫没有契约精神!”
卡尔十二敲打着桌子,作战地图和铅笔剧烈抖动,整个作战室像是正在经历一场猛烈的炮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