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董家村(413)
董家村,是一个不到两百户人家的小村子,离源济县城倒是不远只二三十里地,这里满村大半都是姓董的人家,大家同姓而居,共一宗族,自然是民风淳朴,村中百姓有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还有种地耕田是不一而足。
这一日,天空阴沉沉的,乌云低垂,让人有股喘不过气来的感觉。
村里唯一的学堂里的先生看天气不大好,也开了恩典,便叫这群学生都早些回去。
说是村内学堂,实际上倒不如说是董家的族学,按理来说,董家村也算穷困,本不该有这学堂,但是此地的村长,也是董家的族长,一意孤行说定要培养董家下一代,并将公田的收入划了一部分补贴学堂,这学堂才办的下去。
学堂的先生也姓董,是个不第的老童生,虽有文位,却施展不得什么超凡之力,不过是有文气滋养手脚灵便,五感敏锐罢了。
到底有着文气滋润,虽然已经四十来岁,但是看上去倒是没什么老态,头发梳理的一丝不苟,看着有些消瘦。
众多学子各自分散,但是还有一个十来岁的孩子还在座位上翻看书册。
中年男子几步走到了这少年的面前。
少年则是抬头说道:“先生。”
“还叫先生?”男子微微一笑。
少年便笑道:“父亲可说过,在学堂便只能叫先生。”
男子微微一笑,拿手指点道:“上课的时候自然是先生,如今下了学,叫什么?”
“爹!”少年便脆生生的叫了一声。
男子满意点点头,随后看了一眼李明手中书的名字,忽的叹息一声。
“永儿,爹能教的早就都教给你了,现在你都得自学,为父,对不住你啊”
被称作永儿之人,自然就是李明此世之身,李明吸取了前世教训,韬光养晦,虽然表现得聪明,但却不算太过,如今是安安稳稳活到十四,明日就是县里童子试的日子,其他人对李明的印象不错,但是也不敢说这孩子就一定拿得下这场童子试。
即便是对李明最为熟悉的他亲生父亲,也不敢说自己的孩子能够一次取中。
在他眼中自己的儿子算是重回,自己也竭尽心力教授,奈何他本身也不过是个老童生而已,要他去说,自然是有三四分的拿不准。
当然李明心里是门清,童子试较为简单,主要考三个层面。
第一个就是最简单,最基础的记忆力,考题为经典之中的填空题,只是此世经典繁多,真要说起来,要背的东西也多得很,而但凡错漏一字,便不得分。
第二卷是论述,便是出一个实际的案例情况,让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