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则是只有一个题目,写一篇文章。由于是童子试,难度不高就在于分数的分布,虽然在这里不是按照百分制,但是三张卷子之中,评出的甲乙丙丁同等情况下,其中默写占比还要高些。
意思就是给那些死记硬背读书人一点跻身之机,就连李明这一世的老爹,董杰也是多亏了这个缘故才能够得了童生的文位。
毕竟若是和那些高门大户去比,人家掌握着经典的解释权,还有老师教授一字一句的解释,对于后面的论述和文章自然是更有优势。
唯一一个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无非就是这默写经典原文,只要你下功夫,时间,用精力,总能记得住,如此也算是稍稍抹平一些寒门和世家的差异。
当然,也就仅此而已了,再往后的乡试,府试,可就没有这样简单的题目。
但是这对于有着过目不忘之能得李明来说自然算不得是什么难事,这书他早就翻遍,更是温故而知新,从其中领悟到了更深刻的道理。
这十四年来李明收敛锋芒,只展现的比常人聪慧机灵一二,再便是性子沉稳一些,更加的刻苦学习罢了。
“没什么,爹能供我两餐一宿,有瓦遮头,还有书念,已是很不容易了,孩儿一定会考取功名,成为秀才,举人,进士,做大官,外抗巫妖,内安天下!”李明笑着说。
董杰闻言自是老怀安慰,大笑几声道:“永儿,你有此志向便不知比为父当年高出不知凡几,为父当年只想着能中秀才,也能够改变咱们董家的门庭,为村子争光,只可惜,你爹没用啊,十试不中,唉.好在还有你,不过永儿你莫急,你还年幼,有的是机会,为父还能供养你几年。”
李明则道:“父亲放心,孩儿胸有成竹,此试必中!”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董杰点点头道:“如此自是极好的,走吧,咱们也回家吃饭。”
李明点了点头,将书本收好后跟在董杰身后走出了学堂。
父子二人的小家就在旁边,几步路的功夫而已,还没推门,已经能够问道一股饭菜香味。
李明先将书本放下,随后对厨房喊道:“月姨,我们回来了。”
“回来的正好,我这菜也做好了,可以吃饭了。”一个中年女子的声音从厨房传来,随后走出一个带着方巾的妇女,这女子生的不算好看,此刻年纪也不小,能够清楚的看见岁月在她脸上留下的痕迹,此刻刚刚烧火做饭,更是多几分疲惫之感,若是丢到人堆里面,也只是一个再平常不过中年妇女而已。
但却是照顾了李明十来年等若母亲一样的存在,李明出世是难产,他的生身母亲在李明出世的那一天便血崩而死。
董杰一个四肢不勤,五谷不识的老童生,根本做不得什么家务活,若不是月姨照料,李明怕是早早就要显现一些惊人的天赋才能活下去。
月姨是董家村里的一户寡妇,克死过三个男人,最后一个把她带到了董家村,她也是一个人孤零零的活着,起初是看董杰拉扯孩子不易,时常帮忙照顾孩子,后来就浆洗衣裳,再后来便连烧火做饭的活计一并都包了。
只是碍于身份,两人至今不曾有过逾越之举,董杰也未曾续弦成婚,两人依旧是两家,所以李明还是喊着月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