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皇帝驾崩那天,他把所有事情都交待给助理,睡足了长长的24小时。
这一回,徐琛又出现了,他成了大上海十里洋场里最有风度和学识的许家大少爷许暮深,十九岁那年,九一八事变,他的父亲为了帮一位故交好友把毕生收藏的古董运出东北,与那位友人一起遇难。许暮深放弃学业回国,接手了父亲的家业,也收养了那位友人的儿子。
正是通过这个孩子,厉璟又一次看到了徐琛,他嫉妒地跟着这个与自己儿时一般无二的孩子,看他腻在许暮深身边读书识字,学着鉴赏古董,看他去了法国求学,三不五时地写信回来“骚扰”许暮深,看他长成了翩翩少年,回到上海成了许暮深的小跟班。
他几乎沉迷于这个梦境,旁人都以为他拿下当家人的位置就想享享福了,试图往他床上送人的一波接着一波,但形形*的美人,从来没有一个近得了他的身。
贺嘉说他眼界太高,恐怕天仙下凡都打动不了,再这样下去,小心变成性冷淡。
他只付诸一笑。
无关美丑,他只是从记事起,脑子里就深深刻了一张脸,每一天都要复习一遍,到如今,只怕闭着眼睛,他都能摸出那张脸上的每一个棱角,每一分表情。
这一段时间,或许是他作息最正常的时候,到点下班,回家给自己做饭,然后翻一翻书,早早入睡,每一天都充满期待,最大的烦恼,也只是少年察觉到自己对许暮深的感情变了味,在许暮深面前变得有些别扭而已。
然而硝烟四起后,上海也陷入了日本的统治中,即使身在法租界,许暮深也没有逃过这一劫。井上雄平几次三番登门,请他为自己掌眼买入古董。
忽然有一天,许暮深就答应了。少年觉得被最信任的人欺骗、背叛,吵闹、反对都无果,终于愤而出走。
许暮深暗中送他离开上海,长长地松了一口气,与井上雄平越走越近,甚至成了他府上的贵客,经他手卖出的国宝、文物也越来越多,许家百年声望尽毁于他手。
少年投笔从戎,从此再无音讯,即使被人问起是否认识许暮深,也只有冷冷的一句“道不同不相为谋”。
厉璟的视野一直跟着他,在他与许暮深分别后,就再也见不到许暮深了,他有点意兴阑珊,但总归还沉得住气,他了解徐琛,那是一个为了百姓、为了胜利,能以自己的性命做诱饵的人。这么一个人,怎么肯为虎作伥?只要熬过这八年,只要战争取胜,所有的一切总能坦诚在阳光下。
因为中统情报工作中有一位代号为“墨玉”的人屡次得手,国军在战场上节节胜利,少年也屡立战功,年仅二十五岁就被授了少将衔。
然而,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终于要走到尾声时,“墨玉”失手被捕,厉璟看着日伪政府的报纸占据了一整面的大幅照片,死死攥紧了手。少年更是恍若如梦初醒,不顾一切地带着精锐潜回上海,想营救许暮深。
然而许暮深的骨灰都已经被吹散在这十里洋场。
厉璟看着他痛不欲生,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往后几十年的命运。
许家早已被付之一炬,许暮深寄存在地下党组织那里的,只有一本账册。
上面记录了经他手卖出去的每一件文物,许暮深详细记录了它们的去向,甚至记录了购买者的性情喜好,所有他能打听到的东西。
少年捧着这一本记满了欠账的“账簿”回到了战场。
一年后,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他不愿在留在上海,年轻时,他说得太多,听得太多,想得却太少,后半辈子的时间,该用在“想”和“做”上了。
他辞去了国军官职,变卖家产,只身到了美国创业,终此一生,他都在追查“账簿”上文物的下落,从50年代到80年代,寻回的文物已有一多半,他没有伴侣,没有后人,只收养了一位战争遗孤,在临终时,把所有积蓄和这些年来陆续找回的文物全部捐献给了上海博物院。
对厉璟来说,唯一幸运的是这个时代已经有了照相技术,少年离家时保留了一张与许暮深的合影,一直藏在怀表里。他移民到美国后,这张照片被放大了十倍,一直安放在他的床头,厉璟可以长长久久地看着他,岁月仿佛也并没有那么难熬。
但当当初意气风发的少年成了行将就木的老人,他便再也看不清那张照片了。
厉璟以为,他永远也见不到这张脸了。
直到三个月后,他遇到了许云泽……(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