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风声》杀青
“你住哪儿?”
上了车,贝念书问道。
“嫂子和朱琳姐是不是住在贝公馆?”
李子成反问了一句。
等贝念书点了头后,他才道:“那我住在绿房子好了。”
不过隨即想到什么,虎视的看向贝念书,“这段日子你住在哪?”
贝念书眼珠子乱转,说话也结结巴巴的。
“我?我—咳咳——当然住在家里了。”
被李子成如有实质的目光看的受不了,这傢伙才臊眉搭眼地找起了理由。
“哎呀,贝公馆到我们杂誌社比较近,我那都是为了工作。”
我信了你的邪。
想到这个时代的风气,李子成关心的问道:“你和嫂子的婚期定下来了吗?”
贝念书点点头,满脸幸福。
“等她这部电影拍完,我们就结婚。”
李子成惋惜不已。
“可惜我赶不上了。”
贝念书很是为他著想。
“人不来没关係,记得隨礼就行。”
本书首发????????????.??????,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曾经温文尔雅的表哥,什么时候染上了这厚顏无耻的毛病?
“你和嫂子结婚后,如果分不到房子的话,还是继续住在贝公馆好了。我这一去,不知道多久才能回来,两处房產总得有人照顾。”
虽然托贝焕璋的关係,找了两个退休老人照看房子。但到底不是自家人,李子成也不放心。
加上那两个退休老人只是偶尔过来看看,房子没有人居住,时间久了难免破败,“多谢了。”
虽然李子成的意思是想找个人帮忙照顾房子,但是在这个住房紧张的时代,他把奢华的贝公馆让给两人居住,这个人情可太大了。
幸好都是自家人,贝念书的心理负担才没有那么大。
在绿房子放好了行李,李子成里里外外检查了一遍,见房子完好无损他才放心。
隨后拿上东西,开始走访亲戚。
首先去见的就是贝崇威。
“舅舅,这是我托人从东北带来的鹿茸。您那些年身子亏的厉害,平日里要多注意补补。”
回来一年有余,贝崇威的状態肉眼可见的好转,这让李子成十分高兴。
外甥的孝心,贝崇威欣然笑纳。亲自下厨,给李子成做了接风宴。
三个人吃了一顿便饭,李子成又去拜访了贝聿苕、贝焕璋、贝聿新和贝聿林等长辈。
长辈们早已知道他即將去美国留学,除了各种嘱附,还托他带了许多东西。
都是给美国那边亲戚的。
唯一可惜的是,没有见到贝娟琳和程乃珊。
上海的冬天太难受了,老太太又去了香港。
这一次程乃珊也跟著去玩,要等开学之后才会回来上班。
在李子成看来,程乃珊的人生才是真的瀟洒。
走完了亲戚,他又去了一次《收穫》。
“你这部作品已经非常成熟,几乎没有什么缺点。经过我们的討论,不需要改稿了。”
李小琳將他左看右看、上看下看,看的他都有点头皮发麻了。
不怪李小琳如此。
管多么厉害的作家,但凡是递交的稿件,只要到了编辑的手中总是能够挑出毛病。
许多作家一改稿,改个一年半载的在所寻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