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確实是问题比较多,改稿也需要思路。
另一方面改稿期间补贴丰厚,还不用上班,所以许多作家都喜欢赖在招待所里。
对。
姓余的,说的就是你。
可是像李子成这样稿子,竟然让编辑无从下手,还是从所未见。
李子成当然知道原因。
他是抄的嘛。
而且直接抄的是完成版,当然没有需要改动的地方。
美滋滋的领了稿费,接下来的时间就比较自由。
想著剧本扔给谢縉之后,就再也没有关心过。如今马上要去美国了,李子成总算有点愧疚之心,溜溜噠噠来到了上影厂。
在摄影棚里,见到了形容枯稿的谢縉。
“你小子可是坑苦我了。”
一见面,谢縉就对他发起了牢骚。
“你一次也不来,电话又经常找不到人,我连个商量的都没有。你去问问,谁家编剧拍摄的时候不跟剧组在一起?”
李子成两手一摊,底气十足。
“我在执行国家任务,分身乏术,你又不是不知道。老谢啊,不是我说你,你这思想觉悟还需要改造啊。”
“得得得,少跟我扯这没用的,我被改造的次数还少吗?”
谢縉已经到了水火不侵的境界。
能够一边跟李子成说话,一边指挥片场布置。
打量著片场的样子,李子成迅速看出了端倪。
“这是李寧玉被放出来的那场戏?”
谢縉点点头,满脸晞嘘。
“这是最后一场戏了。拍完之后,就可以杀青了。”
从去年秋天筹备剧组开始到现在为止已经一年多了这在谢縉近期的工作状態当中,效率並不算是很快。
特殊时期过去之后的头几年,谢縉高產如母牛,几乎一年一部电影。而且每一部都非常出彩,既叫好又叫座。
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够成为中国电影导演当中最独一无二的那一个。
结果这一次被李子成的剧本绊住了手脚,费尽心力,好不容易走到了最后一步。
毕竟《风声》放在新世纪那也是质量顶级的电影,拿到八十年代纯粹是降维打击。
光是为了驾驭好这个电影,谢縉就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不知道熬死了多少脑细胞。
如果李子成在身边,他能有人商量,绝对可以轻鬆不少。
奈何李子成的任务更加重要,根本顾不上他这边,他就只好和剧组的人一边商量、一边琢磨、一边拍摄,进度当然快不了。
这边正说著话,黄蜀勤领著演员过来了。
“导演,你看看这个造型可以吗?”
话音落地,黄蜀勤才看到李子成,“哟,我们的编剧来赶末班车啦?”
面对她的调侃,李子成坦然受之。
“我是来验收成果的。”
目光到处,却凝结在了黄蜀勤旁边之人的身上。
那女子一身深蓝色丝绸旗袍,庄重而典雅。
特別设计的十分修身,即便静静站立不动,也尽显婉约之美。
鲜艷的卉刺绣图案极具视觉衝击力,仿佛一位古典美人栩栩如生从画中走了出来。
偏那眉眼当中,水波带笑,云烟含情。
诚如一夜开俏,仿佛春来到。
问何所欲,迎君正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