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声一空灵,仙意飘飘,若信仰之声,让那些圣教徒更虔诚,佛语更多。
晏城忙换到唢呐:“抱歉抱歉,忘了箜篌的声音!”
唢呐锣鼓响了半天,不管是城墙处的教徒,还是江陵城内闭眼吟唱的教徒,皆安静下来,不再循环佛语。
虽佛语不在,可他们仍未清醒,眼睛好似被蒙上一层布,瞳孔迷离聚不成焦,但又死死盯着走进江陵城的人。
他们嘴不张开,话不说,四肢垂落,跪地的双膝不起,仰起头,只知盯着侍卫,只知盯着走进来的马匹,透过车厢,盯坐在里面的晏城。
晏城没关窗户,探出头,居高临下俯视这些教徒,与他们死寂一般的眼睛对上。
晏城动,他们头也动,头颅跟着马车的移动而移动,甚至有些人头颅转了一圈,脖颈转得皮都皱了,血管暴露,几要破开表皮,炸出血来。
钱维季呆愣:“他们在看你。”
“嗯。”晏城没回头,也没转移视线,他的视野跟随马车的移动,将江陵府所有圣教徒收入眼中。
晏城没去惧怕,没去担忧,只是看,像看一场惊悚的影片。
这里所有人都被诡异制成躯壳,制成活死人,他们只会机械性移动肢体,只会吟唱诡佛传诵的佛语,只会跟着诡佛。
那么,谁是诡佛?
晏城自知自己与这江陵府的关系不浅也不深,原身在这儿名扬四海,但却没在这儿久居。
诡佛只有一个。
在他身侧的,离他不远的——系统。
-----------------------
作者有话说:诶嘿,居然赶上了!
有个新文灵感,想写狐狸书生,狐狸攻与书生受,依旧是我喜欢的伪唐背景,有空写写文案预收。
新文唯一阻拦蠢作者的,只有被逼的年上,俺是绝对的年下党啊┭┮﹏┭┮
第65章
世有诡佛, 也会有正神,正如三步之内毒必有解药。晏城后脑抵着窗棂,眸眼偏视, 视野里半片碧天, 半片被诡佛蛊惑的圣教徒。
碧天不离, 涂抹出的云彩依恋着它。哪怕圣教徒燃尽所有布帛, 燃尽所有佛经,燃尽所有代表权柄的奏折, 也无法改了它的面容, 高天依在,俯视万物。
三两指尖轻轻敲打脸侧, 江风徐徐,吹散晏城鬓间的碎发。
高居庙堂上的谢知珩, 监国数年,朝野居无人斥责。晏城观他见过的数位高官、鸾台宰相,犀利眸眼中也只有谢知珩一人,似放不下病居的圣人。
病居的圣人,到底为何病居?
晏城拾起挂在腰间的龙纹玉佩,此玉佩以龙雕饰,极显皇室贵重, 又听谢知珩道, 此玉佩只大宗才能拥有。
分封制下, 只继承王位的嫡长子才为大宗,谢知珩作为太子, 乃大宗。
但除去谢知珩,还有一人也是大宗,只是他的存在因病居榻间, 渐渐少被世人所知。
晏城垂下眸眼,思绪压在一块,那枚在淮阳巷拾得的龙纹玉佩,并非谢知珩独有,还有熹始帝。
圣教背后有皇帝撑腰,所以噶迦派才敢离开藏地,喇嘛级别的密藏佛徒才敢走出青藏高原,踏入川南汉中,踏入京城。
若无帝王背书,荆州刺史哪敢雄据一方,以圣教吞没本源的巫文化。
荆州本是楚地,江陵更是楚地文化的起始,若没外在力量介入,江陵府哪会是如今这座鬼蜮!
“呵……”晏城轻轻一笑,这些书中从未写过的设定,他表姐也从未提及过的异常。
只道熹始是玄宗,半生圣明,半生昏庸,以一己之力推动盛朝到巅峰,成盛世。又以一己之力,把盛朝拉入泥沼,战乱之后,衰落之后再起不能。
即使有中兴之主,也难复盛世光景。
晏城轻敲玉佩:“这样,才显得光武帝的伟大,才明了后世对光武帝的推崇。”
汉本已衰落,又被王莽篡权立新朝。谁能想,汉室中有刘秀起兵反莽,建东汉,再造汉朝兴盛。
□□也说,刘秀是历史上最有学问,最会用人,最会打仗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