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看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大唐:刑部之主,不科学破案 > 第141章 李世民上鉤!因果倒转,目的达成!

第141章 李世民上鉤!因果倒转,目的达成!(2 / 2)

李世民眉头彻底皱了起来。

因被赵成易等人蒙蔽,李世民错杀赵卓,对赵卓,李世民其实心里有些愧疚。

所以在刘树义为赵卓伸冤后,李世民第一时间免了赵家的流放之罪,並且派人去接赵家人返回,同时在杜如晦提起让赵卓之子赵锋进入刑部时,也没有任何犹豫便同意。

在那之后,任何需要斩首的案子,李世民都会格外注意,甚至他都在考虑,是否要更改死刑的制度,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冤案的可能。

因此,刘树义此时提起赵卓,还说冯木与赵卓十分相似后,李世民便下意识想起了赵卓的冤死,对冯木的犯人身份,也同时起疑,看著李世民眉头紧紧皱著,古井无波的脸庞有了明显变化的样子,刘树义轻轻吐出一口气,他知道,自己的计划已经成功大半了。

李世民身为帝王,哪怕他再英明神武,该有的猜忌之心,也是会有。

正所谓“总有刁民想害朕”,坐在了那个位置,且这个位置还不是通过正常继承得来的,李世民的谨慎与小心,甚至高於其他帝王。

所以,当李世民对一个案子起了疑心,且这个案子还是在他眼皮底下发生时,李世民便不可能对这个案子放任不管。

如果案子真的有问题,如果真相根本不是卷宗所描述的,是冯木为了给杨文干报仇偷盗的银,那银是谁偷走的?为何会查到冯木身上?

还有..偷盗银的目的是什么?

如果不是给杨文干报仇,而银是直接送到自己手里,要安抚將士的,那李世民就必然会怀疑偷盗银之人真正要对付的,会不会是他!

若真是如此,岂不是说曾经对他怀有极大恶意,且手段通天之人,还好好的活著,甚至就藏在自己身边,隨时可能还会对他动手这种情况下,李世民岂能不管?

再加上李世民对赵卓案的遗憾种种因素下,刘树义相信,李世民绝对会让他將银案重新调查个清清楚楚。

而刘树义呢?

他只是客观的將自己发现的问题讲了出来,身为刑部司郎中,发现卷宗有问题,且此案与李世民有关,他向李世民票报十分正常,便是谁也挑不出问题。

这样的话,就能將重查案子的因果倒转。

变成李世民希望他能重查此案,而非他请求李世民重查此案。

接下来,就看李世民是否能如他所想“刘爱卿—

李世民沉默了片刻后,才將视线从卷宗上移开,重新落到刘树义身上。

他漆黑的眼睛盯著刘树义,脸上的表情与之前一样古並无波,却让刘树义感受到较之前更大的压力。

“你觉得,冯木是否是银案的偷盗者?”

刘树义如实摇头:“臣只能从卷宗的文字里,发现些许问题,但银案的最终结果是否真的有问题,臣没有亲自调查过,没有更多的线索与证据,不敢妄言。”

李世民听著刘树义的话,半响又是无言。

他指尖不断磕著扶手,只听那细微又连续的声音,在空旷寂寥的大殿內不断迴响,这声音就有如遥远的战鼓在擂动一般,让刘树义的心跳也隨之同步跳动起来。

刘树义下意识屏住呼吸,他知道,李世民此刻的內心,就如同这战鼓一般,在重查与否之间徘徊爭斗。

“刘树义听令—

突然,李世民手指动作一顿,声音响起。

刘树义连忙行礼:“臣在。”

李世民双眼深沉的看著下方的刘树义,道:“朕治国,一直以公正清明为准则,既然已经知晓餉银案存在诸多问题,那就不能对其放任不管。”

“此案已有百余人丧命,更有近千人流放,若此案当真別有內情,那便意味著上千人蒙冤受难!”

“哪怕这种可能性只有十之一二,朕也不能让忠诚大唐的將士蒙冤而不理不睬。”

“故此,朕决定,即刻起,重查餉银案!”

“此案之问题既然是你发现的,那便由你负责,朕给你最大权限,尽你所能调查此案,朕要知晓真相,朕要知道最后的贼人,究竟是否是冯木!”

刘树义眸光一闪,心中长出一口气。

目的——终於达成了。

他没有任何迟疑,当即朗声道:“臣遵旨!臣必竭尽全力查明真相,以报陛下之厚信。”

李世民微微頜首,他拿起毛笔,迅速写了一封手諭,而后拿起玉璽盖在了上面。

他拿起手諭,轻轻吹了吹上面未乾的字跡,將其交给刘树义,道:“持此手諭,你可调动任何人辅佐你,也可让任何人配合,若有人故意为难你,不愿配合你,你若不方便动手,就来找朕,朕给你做主!”

李世民知道当年调查银案的人地位都不低,刘树义一个五品的刑部郎中未必能镇得住他们,但论起查案的本事,没有人比刘树义更厉害,银案已经过去了快四年,且其中牵扯的隱秘恐怕极深,除了刘树义外,他也想不到还有谁能有机会查到真相。

所以,他便专门叮瞩刘树义,自己会成为刘树义最大的靠山。

无论如何,他都必须知道银案的真相,要知道那幕后贼人的目標,究竟是否是自己。

经歷过玄武门之变的他,不能容忍任何对自己有恶意的人,藏於自己身旁!他可不希望自己也经歷一次玄武门之变。

刘树义要的就是李世民这句话。

他声音更加清朗:“臣必不让陛下失望!”

沉重的宫门缓缓打开。

刘树义快步走出了皇宫。

正在宫门外等待的陆阳元和莫小凡见刘树义出来,连忙迎了过去。

不等他们开口,刘树义直接道:“陛下有令,命本官重查餉银案。”

他看向陆阳元,道:“陆副尉,你立即赶回刑部,去找赵主事,让赵主事整理一份名单,本官要知道武德七年所有参与餉银案调查的三司官员后续的情况,包括他们在餉银案中立下的功劳,是否升迁,以及现在他们是什么身份。”

“赵主事若是遇到困难,可找崔员外郎帮忙,让他们以最快速度將名单整理出来。”

陆阳元闻言,没有任何迟疑,当即道:“下官这就去做。”

说罢,他便快步转身,就要离去。

“等一下。”

刘树义又叫住了他。

陆阳元疑惑看向刘树义,便听刘树义道:“稍等我一下。”

说著,他直接登上了马车,马车比较宽,上面有一个小桌板,刘树义利用小桌板,迅速写了一封十分简明扼要的信。

之后他將信装进信封,递给陆阳元,道:“將我的话转告完赵主事后,你就去找杜公,將这封信交给杜公。”

於公,杜如晦是他刑部最大的领导,於私,杜如晦是扶持他的贵人,也是他未来的岳父,所以於情於理,他都要將自己重查银案的事第一时间告知杜如晦,这既能体现自己对杜如晦的尊重,也能避免后续若发生什么意外,杜如晦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知道,无法及时出手。

身在官场,多做一些准备,百利无一害。

做完这一切后,確认没什么疏漏,刘树义看向莫小凡,道:“小凡,我们去——大理寺。”

大理寺?

莫小凡不知想到了什么,眼底神色微微闪烁了几下。

他因坐在车辕上赶马,背对著刘树义,所以刘树义没有发现他神情的变化。

他低著头,没有问刘树义去大理寺做什么,直接甩动鞭子,赶著马车迅速离开了宫门。

不到一刻钟,马车便抵达了大理寺衙门。

刘树义走下马车,看著威严肃穆,十分庄正的大理寺,微微点头。

大理寺与刑部算是兄弟单位,彼此之间经常有公务上的往来,他对大理寺不算陌生。

“见过刘郎中。”

看守大理寺的侍卫见到刘树义,连忙上前行礼,询问道:“刘郎中,您要找杜寺丞?”

刘树义和杜构关係亲近的事,刑狱体系的人都很清楚,故此一见到刘树义来到大理寺,侍卫就觉得刘树义是来找杜构的。

可这一次,他猜错了。

刘树义道:“劳烦通传一下,本官要见任少卿。”

餉银案的转折之人,是时任大理寺正的任兴。

自己兄长能够立功,后续得以提拔的贵人,也是任兴。

所以现在既然得到了李世民的命令重查银案,那任兴,就是避不开的人。

既然避不开,迟早要见面,不如第一个就查任兴!

自己刚刚得到圣命,消息还没有传出,任兴如果真的有问题,便没有时间去准备和思考。

故此,自己现在去见任兴,或许就能打他一个出其不意!

最新小说: 我心如蛇蝎的花魁娘子 我的宗门系统 我!清理员! 皇明 从魔禁开始跑团诸天无限 穿越60年代:南锣鼓巷的日子 从宇宙奇点回来的四合院局外人 万古长生,葬尽诸天仙神 武侠:杀敌爆修为,我功力滔天! 洪荒:剑斩百万仙,你管这叫酒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