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看上去心情很好。”小太监堆着笑说道。
“当然好了。”杨文秀笑道,“快过年了嘛。”
“新年新气象啊。”他说,“总不能苦着脸过年吧。”
“师父说的是。”小太监也笑了,“说起来,过了年,师父要高升了吧。”
“说什么呢?”杨文秀用拂尘不轻不重地抽了一下他的手,“什么升不升的,能伺候天家就是我们的荣幸了。”
“是。”小太监低下了头,心里暗想着还得是师父,什么都说的这么冠冕堂皇,滴水不漏。
杨文秀回头遥遥看了一眼掌印太监的书房,他从十几年前开始,就想走到那里了。
而如今,他的确快要走到那里了。
他往前走着,盘算着今天还没做完的事,脑子里没来由的想起了童年时,老家那条河上艄公喜欢唱的调子。
“我凭良心吃饭,我凭力气赚钱。
有钱的人我不爱,没钱的人我不怜。”
西华门是宫里人日常出入的门,李青一也算是走的熟门熟路,自然很快就到了,题红只觉得自己竟是要被拽的飞起来了,忍不住笑了起来。
“殿下真是归心似箭啊。”她说道。
李青一也不好意思的笑了起来,放缓了几分脚步。
“他怎么跑出来等我了。”她小声咕哝道,然后突然想起了什么,“杨公公说在抄查淑妃那里,你不去看看。”
“看到那个宫殿的门脸,”题红笑了笑,回答道,“我就已经觉得恶心了。”
“杨公公给我看了列举淑妃的罪状里,将我的事,和一些其他宫人的事都一并列进去了。”题红微微地叹了口气,“其实我真的是想要个说法。”
“所以我现在算是清白了吧。”她轻声说道。
“你从来都是清白的啊。”李青一认真地说。
题红愣了一下。
“殿下说的对。”她笑了起来,“我竟然一直被他们给绕进去了。”
“我从来都是清白的。”她重复道。
西华门很快就近在咫尺,看门的公公远远地就开始行礼开门了,李青一稍微怔了怔,说实话她依旧没法习惯这份恭敬,她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做过什么公主。
自然也不适合生活在宫中。
这里的一切都美丽而精致,每一样东西似乎都价值连城,但是她不适合生长在这里,她也并不想多看一眼这座金碧辉煌的宫殿,于是她走到门前,飞快地自己迈了出去。
一副车马停在河边,那个青年倚着汉白玉的栏杆,掰着一小块饼,喂着金水河里的鱼,李青一小心地从后面靠了过去,“这里面还有鱼的么?”她小声问道,低下头去看着,果不其然,一些小鱼正探着头,吞吃着撕碎的饼块。
杜毓文把手里的饼掰了一半递给了李青一。
“看来是有的。”杜毓文笑道,“殿下的事办完了?顺理嘛?”
“嗯,”李青一点了点头,“我和皇三子说我们要去润州,他同意了。”
杜毓文微微地吃了一惊,“殿下居然急着和他提这件事。”
“总感觉京城不是什么福地,”李青一小声地说,“不利于先生的修养。”
杜毓文笑了笑,他转过身,跟着李青一沿着河慢慢地走着,“也是,”他轻轻地笑了,“我在京城也没什么要做的了。”
“薛萍很乖觉地写了表文,说自己不能胜任河西节度使之职,更想留在京城伴驾。”杜毓文笑着说,“他武艺胆气上还是颇有过人之处,容貌又端正,统帅御林军还挺合适。”
李青一点了点头,“我听说,宝华公主要嫁给他。”
“还问我去不去酒宴。”她笑了笑,“我说就不去了。”
现在没有人会因为这些小事为难她,勉强她了,李青一想,于是她轻松地笑了起来,“先生从前说过x,以后要带我去天街玩,这话现在还算数吗?”
杜毓文也笑了起来,“正好要过年了,也买些过年用的东西。”
李青一靠了过来,“我们去润州过年吧。”她小声建议道,杜毓文抬起眼睛,看向了一尘不染的天空,他已经很多年没有回润州去了,他曾经以为自己永远都没法再回到故乡了,他觉得自己甚至开始淡忘故乡的景色和气味,而如今他似乎又想起来了,一切都变得那么鲜明,雨水落在茸茸的青苔上的感觉,缸里的细小的红色金鱼,还有热气腾腾的面,很多掩埋在记忆深处的东西爆炸一样的卷土重来。
“好啊。”杜毓文点了点头,“那就买点路上要用的东西吧,剩下的,回润州再说。”
“嗯。”李青一点了点头,她遥遥地看着天街的烟火气,“那就买点好吃的吧。”她兴致勃勃的计划着,“说起来,我听人说,润州的河豚很好吃,好吃的东西特别多。”
“其实也没有。”杜毓文笑了笑,“也有可能我是吃惯了。”
李青一寸步不离地跟在他的身侧,两个人在暖融融的冬日阳光里慢慢地走着,絮絮地说着些有的没的,比方说天街有什么好的吃食,润州的山河形胜。
他要回家了,杜毓文想,带着他的妻子回家,他突然感觉这句话梦幻的有些不真实,他开始想着自己那间老宅,他一直给看门的仆人发着月钱,也不知道照顾的怎么样,不知道那一方小小的天井里养的芭蕉和荷花都怎么样了,还有回廊的紫藤。还有父亲的马厩,估计要好好收拾一番,扩建一下,才配得上这匹良马。
他想着这些事,感觉身上有力气了很多。
他会好起来的,因为到了家,什么都好说了。
第98章
简东山撩起了袖子, 开始给自己磨墨,简明想要从他手里接过来, 但是被他拒绝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