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后掀帐而入的男人气息沉了沉,随后动作极轻地掀被躺下。
一夜相安无事。
第二日崔宜萝起了个大早,不过江昀谨自然比她更早,用过膳后,依惯例她要去向江老夫人请安,但没想到今日在她去请安前,老夫人倒提前派人来了。
明姑面上笑意淡淡,眼中冷着,“少夫人,老夫人有请。”
崔宜萝立在院中,眼尾扫过下人正要搬回账房的账册,面色微沉。
她随着明姑踏入老夫人房中,就见老夫人正气定神闲地坐在上座上用着药,听到她进房的声响一点眼都未抬。
崔宜萝眼中冷下,面上还是与往常无异地行了个礼,“孙媳给祖母请安。”
“嗯,起来吧。”
老夫人随口应了声,又舀起一勺漆黑的药汁送入口中。
房中只余汤勺轻碰白玉碗的声音,漆黑的药汁逐渐见了底,莹白的玉碗底露了出来。江老夫人用锦帕按了按唇,方才开口。
“宜萝,待会带明姑一道回去吧,将账房的钥匙交给她。大房的账务日后便由明姑来打理,你刚嫁入江家不久,熟悉些再上手,毕竟慎之父母留下的东西也不少,你之前未打理过,仓促上手也有压力。”
崔宜萝心中冷笑,老夫人完全不给她接触的机会,又何谈熟悉些再上手?
明姑站在她身侧,微转过步子,已是准备走出房中。
却听崔宜萝带着几分强硬回道:“祖母,只是夫君已命人将账务交由我,这段日子也仍由刘管事打理,孙媳不过是从旁协助学习。祖母既然说日后要交由孙媳打理,那孙媳早些学着,也更快上手不是?”
她直接反驳,江老夫人面色立刻沉了下去。
“你眼下最重要的任务便是为江家开枝散叶,大房只有慎之一个,子嗣单薄,崔氏,做事还得分清孰轻孰重。”
崔宜萝面上笑意不变,正要再张唇,老夫人的严肃的声音又响了起来。
“且这事,慎之也是知道的。”
崔宜萝笑意一凝。
回到玉竹院后,崔宜萝语气淡淡地命荔兰找出了钥匙,明姑接过钥匙,眼中带着笑意开了口。
“少夫人也别难过。其实少夫人也明白,若不是大公子遵礼,少夫人恐也进不了江家。江家家大业大,祖祖辈辈传承下来,才有今日的风光,老夫人难免顾虑。老奴是看着大公子长大的,大公子自小就知事明理,以孝道为先,以江家为重,与老夫人自然是一条心的。当初要娶少夫人您时,大公子就应承下来,不会让少夫人碰账务。”
明姑的话看似宽慰她,实则却是直截了当地将事实揭穿,羞辱她。崔宜萝面色愈冷。
明姑仍笑着继续道:“大公子面冷心热,许是不好拒绝少夫人您,这才让少夫人误会了。”
说罢,明姑张唇还要继续。
“姑姑既拿了钥匙,便快些回去复命吧,莫让祖母等急了。”
明姑一愣,没想到崔宜萝会直接张口赶她,她可是老夫人身边的人,面色一下难看起来,随意行了个礼便离开了玉竹院。
明姑走后,荔兰陪着崔宜萝回寄雪斋。
“姑娘,他们怎能这样对您,不如您再同大公子说说,您若直说,事情或许还有转机。”
崔宜萝摇了摇头,看着石路两侧的绿竹忽而嗤笑了一声。
她居然会相信江昀谨。
他那么注重江家兴旺,自小便勤学苦读,入了朝后更是勤勉,他每夜在书房并非是有意躲她,他年年日日皆如此。
这样的一个人,怎么会信任她,又怎么会愿意将江家交给她打理。
本来今日江昭月寻了她出府,但她因要看账册推了,骤然闲了下来,忽觉得日头格外长。
日落月升,已是深夜。
卧房内灯烛已完全熄了,只靠着走道上的烛火微有些光亮。
崔宜萝站在走道上,手中拿着烛剪,毫不犹豫地将灯烛熄了个干净。
卧房彻底暗了下来。
-----------------------
作者有话说:“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出自《礼记中庸》
表哥没有答应哈,有误会[可怜]
[红心]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宝子们:采瑾x1、河清漪x1
第28章 凤楼远
月色冷然下,刻满君子之言的紫檀照壁后绕出一身形颀长的男子,卧房中温煦暖融的微弱烛光照映在男人蕴着萧疏寒气的面上,驱散了几抹冷意,清寒漆黑的眼眸倒映着黄澄的烛光。
下一瞬,眼里的光倏地尽数暗下,仿佛星子坠落,整个庭院骤然只余清浅的月光。
江昀谨呼吸一滞,脚步顿在庭中未动,在石板上拉长的影子与连翘树影交叠,显出几分瑟然。
他等了片刻方才抬步,步子缓下,轻得几不可闻,轻轻推开了房门。
只见卧房内昏暗得难以视物,他凭着二十年来的熟悉记忆,缓步走到了竹帘前。
竹帘后一片漆黑,透过缝隙隐约可见锦帐散下拉紧,却难以窥见锦帐内的情形。
房内传来的极轻的呼吸声并不均匀,不是入睡之人会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