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有话直言。”
“朕,还能问你的罪?”
刘牧看着一脸难色的戏志才,突兀笑着打趣道。
“陛下。”
戏志才深吸了口气,起身恭拜道:“臣来兖州之前,镇国府与兵部,户部有过合计,禁卫止于两万,王师止于十万,府军止于二十五万,若扩军可增率善卫。”
“所以呢?”
“你们想要取消边军建制?”
刘牧眸子清冷,问道:“先减边军建制,再为府军增兵?”
“是。”
“一府设五大军团。”
“每一个军团为一万军,水师按配置计算。”
“由镇国府垂掌府军,增设下属的镇戍监,授令监,军谘监,机要监,平衡府军之将的权力,并且隔几年调动其将,避免主将独大的可能。”
戏志才恭敬道。
有府军,边军的建制便没有存在的必要。
粮草,军俸在兵部;军功核算在机要司;将印授权在授令司;调兵更是需要镇戍司的批准,各营之将更是如流官,随时可以被调离。
有此建设,根本无需顾忌府军做大。
所以,减少边军建制,从而扩府军是上策。
籍此减少调度,统一粮草,战马的筹算,对于兵部与镇国府而言是减负。
“你们先拟章程。”
刘牧沉声道:“待朕操弄完东府军,回洛阳详议!”
“诺。”
戏志才顿时松了口气。
镇国府兵制,可是当初天子与孝烈帝勘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