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朋友(月票加更)
那下乡粥,是用黄豆、小米、大米等细细磨浆,慢火熬煮而成,质地黏稠,口感醇厚,
出锅前再撒上莲子、果仁、生仁、酥黄豆等配料,赤橙黄绿,色泽诱人,复合的香气丝丝缕缕钻入鼻腔,勾人食慾。
喝上一口,粥的醇厚与配料的香脆在口中交织,满嘴生香,一股暖意从喉咙滑下,缓缓渗入脾胃,熨帖至极。
油炸子更是店家的招牌,细条盘绕如金龙,入油炸至金黄,根根分明,酥脆异常,入口即碎,咸香满口。
取几根泡入热粥之中,子迅速吸饱了粥的醇香,变得外软內韧,绵软而不失嚼劲,与粥香融为一体,更让人舌根生津,胃口大开。
三人在这顶香坊內寻了一处雅间。
说是雅间,其实简陋得很,不过是用一层薄薄的竹帘四面隔开,竹帘缝隙间甚至能警见邻座模糊的人影,只能勉强遮挡视线。
若是谁说话声音稍大些,隔壁怕是听得一清二楚,私密性实在有限。
崔九阳与虎爷连日奔波,风餐露宿,早已许久没有这般安稳坐下来,吃一顿熨帖的早饭。
虽说如今两人修为日益精进,虎爷更是成就了鬼差之体,寻常饮食早已可有可无,但此刻,一碗热粥下肚,暖意融融:
一口子入口,满口生香,这份踏实的人间烟火气,依旧能深深慰藉他们。
三人一时都没说话,各饮尽一碗热粥。
隨后崔九阳唤来店中小二,又给每人续上一碗。
待小二离开,崔九阳才从怀中隨手掏出八枚铜钱,屈指一弹,铜钱便分別落入雅间四角及墙边,隱入暗处,布下了一个简单的隔音法阵,
做完这一切,他才看向何非虚,开口问道:“何先生,先前在山路上,您说愿將事情告知我们,不知现在可否说了?”
何非虚闻言,目光在崔九阳脸上停留片刻,又转向虎爷,嘴唇微微抿起,似在勘酌词句。
他双眼缓缓闭上,沉默了良久,仿佛下了决心,才缓缓睁开,说道:“崔先生既然问了,那我便將所有事情和盘托出,绝无隱瞒。
不过在此之前,我倒想先问二位一句一一我见二位一路行来,形影不离,情同手足,如同焦不离孟、孟不离焦,是一等一的好兄弟。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不知二位对『友情”二字,有何看法?”
崔九阳几乎不假思索,道:“朋友之间,品类各异,情谊也分深浅。
有些人,专营结交酒肉朋友,酒桌上推杯换盏,称兄道弟,好不快活;一旦下了酒桌,便形同陌路,联繫甚少,关心更是寥寥无几。
正所谓聚如蚁,散似飞尘,这等朋友,不交也罢。
“也有一种朋友,財帛相勾,权势相倚。苏秦佩六国相印之时,天下皆友;一朝落魄返洛阳,
却连口热饭都求之不得。
这种朋友,便如刀尖上的蜜饯,品尝之时甘美异常,一旦割到舌头,才知其中疼痛。
“另有一种,便是生死之交。
昔年范式为赴张动幽冥之约,白马素车,千里奔丧;张动灵枢亦迟迟不愿入土,直待范式前来祭拜。
此二人,便可称得上是生死之交。
这种朋友,不必朝夕相处,形影相隨,但每逢生死攸关的大事,却可全然託付,毫无保留。
“更有一种朋友,可称得上知音之交。
伯牙为钟子期破琴绝弦,高山流水之音虽逝,二人情谊却成千古绝唱,便是永世的见证。
这种朋友,不仅可託付生死,甚至可以託付自己毕生的心血、道统传承等一切精神寄託之物。
待崔九阳说完,何非虚沉默片刻,又將目光投向虎爷,静待他的回答。
虎爷向来直接,说话更是简洁明了:“若九阳传信,纵是天涯海角,刀山火海,我也必到。”
简简单单一句话,兄弟之情,淋漓尽致,尽在其中。
何非虚闻言,缓缓点了点头,眼中流露出一丝讚许:“二位友情之深,著实令人讚嘆。”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语气中带著几分复杂的悵然:“可我却並不羡慕。”
他微微吸了口气,继续道:“因为,我也有这样的好朋友。”
“昔日我在三关山中游歷,行至半途,天降瓢泼大雨,电闪雷鸣,山路泥泞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