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府君
崔九阳紧隨陆判身后,朝著那座巍峨的大殿走去。
此次重临府君道场,心境已与上次截然不同。
上次二人初出茅庐,见识短浅,行走其间,只顾著惊嘆道场的雄伟壮丽,无暇他顾。
此番再来,崔九阳处处留心,仔细打量著道场內的各处环节。
只见往来的文书、书吏皆身著绿袍,个个步履匆匆,神色肃穆,显然都身负要务。
间或有身著青袍、紫袍、蓝袍的官员在道场中穿梭,他们不再是行色匆匆,有的结伴而行,低声商討著公务,眉宇间带著几分沉稳与威严。
显然,这些不同顏色的官袍,代表著阴司中不同的官员品级。
此外,还有一些身著灰衣的鬼仆,衣料粗糙,样式也极为简单,並无任何纹饰拼接,专门在此伺候各位官员与鬼差。
崔九阳心中不禁暗自感慨:看来这世间的三六九等之分,不仅存在於人间,即便是死后做了鬼,也同样有伺候他人与被人伺候之別。
如此说来,生与死之间似乎並无本质差异,若想享福不受罪,终究还是得努力向上攀爬。
只是,人活一世,若仅仅是为了这般汲汲营营,那人生岂不是也太过无味了些?
不过这些念头,他也只敢在心中想想,绝不敢表露分毫。
毕竟,前方大殿中坐著的可是府君大人,执掌阴阳生死。
倘若让府君知晓他这“人分三六九等,肉分五三层”的世俗念头,一怒之下將他贬至最底层,那他不是要尝遍世间辛酸苦辣,儘是有味了?
当然,这也只是崔九阳的无端揣测罢了。
他虽知道自家太爷厉害,却並不清楚太爷究竟厉害到了何种程度。
即便是在他极尽的想像中,太爷也绝无可能与府君、判官这般高高在上的大人物有什么交情。
他万万想不到,太爷竟然能打阴司的秋风,借走十万厉鬼,至今未还。
所以他尽可以隨意畅想,反正府君顾忌身为债主今后收债的便利,也不会如何为难他,他一边暗自思付,脚下步伐丝毫不敢放缓,就这样隨著陆判步入了大殿。
大殿之內,长明灯按照玄奥阵势排列,灯盏在空中缓缓浮动,光华柔和却又明亮,將整个大殿照得纤毫毕现,甚至连人的影子都透不出来。
仿佛四面八方、从上到下都有光芒照射而来。
这与人们通常想像中阴森恐怖的阴司截然不同,反而给人一种安定、寧静、平和的感觉。
崔九阳心念电转,瞬间便想通了其中缘由:对於活著的人而言,生死之间横亘著巨大的未知与恐惧,死亡本身令人害怕,所以想像中的阴司便总是与黑暗、恐怖联繫在一起。
但对於阴司来说,生死不过是世间轮迴的自然过程,是天地间的常理,並无什么可怕之处。
生与死,人与鬼,在此寻得了应有的平和与秩序,只做平常而已。
陆判在前领路,三人隨后,很快便来到了大殿深处的主殿一一此处应当便是覲见府君的地方了。
然而,四人来到殿中,宝座之上却空无一人,府君並不在此。
陆判见状,神色不变,伸手召来一个灰衣鬼仆,低声吩咐了几句,那鬼仆便躬身领命,向后殿飘去。
没过多久,一位头戴方幣、身穿青布长袍的中年男子从后殿缓步而出。
此人看起来平平无奇,面容和善,与寻常人家的读书先生並无二致。
但他一出现,陆判便立刻躬身行礼,身后的崔九阳三人先是一证,隨即心头巨震,瞬间明百过来一一这位看似普通的中年男子,必然就是府君!
三人赶忙一躬到地,屏声静气,连头也不敢抬。
直到那中年男子走到眾人面前站定,方才轻声说了句“平身”,三人才敢小心翼翼地直起腰身世间许多人自认为腰杆硬朗,刚直不阿,无论见到何等达官显贵,都不会卑躬屈膝。
但眼前这位,却是掌管著自己阳寿长短、生死轮迴的府君。
面对这样的存在,有时候適当的弯腰也並非不可。
府君说话的语气极为平和,听不出喜怒,他目光缓缓扫过眼前四人,微微点头,对陆判道:“老陆啊,你是不是早就猜到了些什么?”
陆判自然不敢隱瞒,恭敬地回道:“府君大人,泰安城就在咱们脚下,城中妖鬼横行,民心惶惶,臣下自然不敢有丝毫忽视。
之前趁公务不忙时,臣下曾在泰安城中走了一遭,察觉到了一些熟悉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