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突袭谋划
井氏堡是典型的平地建坞,周围俱是农田、树林、沟渠。
通往郑县的官道在其正北方向二里处,站在堡內望楼,可以远眺方圆四五里范围。
除了平坦阔直的官道,还有几条豌小路,穿越乡里农田,连通井氏堡周围居民点。
关中坞堡三千,並氏堡只是其中不起眼的一个。
郑县以西,这里是最重要的战略据点。
左將军高盖领兵三万抵达井氏堡时,天色几近迟暮。
等他率领五千主力军进驻坞堡,把一座本就不大的堡寨塞得满噹噹时,夜幕已然降临。
燕军夺取郑县之初,高盖便率军直扑井氏堡。
井氏堡距离郑县只有十五里,秦军败得太过突然,並氏堡几乎是在毫不设防的情况下,惨遭燕军洗劫一空。
坞堡四百余户汉民,连同周边乡里二三百户,除掉逃走、藏匿、屠杀、战死者,大致还剩一千五百余男女,成了燕军俘奴。
高盖命堂弟高阳领兵一千驻守並氏堡,自己则率大军返回郑县。
郑县虽是大县,人口也不过两千户出头,又以汉人军户为主,县赋税並不宽裕,墙矮城破,城防工事並不完备。
慕容泓率领自己的一万单于护军入驻县城,已经把城中民宅占得所剩无多。
慕容恆、高盖等人的兵马,只能驻扎在城外。
所谓十余万大军,也是把诸多部族里的妇孺老幼算上。
拨给高盖的三万兵马,五千主力是鲜卑部民,其余则是北地郡、冯翊郡散居杂胡、受裹挟的汉民。
井氏堡自然塞不下三万人,高盖命高阳屯坞堡北,命小舅子侯从屯坞堡南,
各结营寨互为攻守。
又派千余杂胡兵在官道设卡,几条小路也安排警戒岗哨,还有鲜卑游骑在平地旷野里侦察,把並氏堡周边控制得密不透风。
坞堡中心主楼,就著灯火,高盖正在对一眾部將进行安排。
“据探马回报,秦將梁广刚出新丰,距此六七十里远,最快也要明日下午才能抵达。
三日內,南北营寨务必修建完毕!
凭此一堡两寨,我军可阻秦军於郑县西,叫其难过鸿沟!”
高盖拍打案几上一张简略草图,发出一阵砰砰响。
高阳道:“明早再开始伐木建寨只怕来不及,今夜先让那一千五百多俘奴连夜取材,爭取明日就把两寨外柵立起来!”
高盖点头:“也好,一千五百人不够,把那几千杂胡也算上,让他们连夜干活!”
侯从笑道:“兄长倒也不必心急,我军三万,秦军先锋一万,谅那梁广小儿也不敢贸然进军!
符睿统领的主力大军,至少还有十日才能抵达,我军完全可以从容应对。”
高盖摇头:“秦军来势汹汹,还是小心为妙!
別看我军声势不小,其实多半是靠一时士气维繫。
一旦战事不顺,甚至大败几场,別说哪些杂胡本就是望风降,就连本族之人,只怕都得逃得一千二净!
秦军虽折了强永,丟失华泽、郑县,可符秦底蕴犹在,十余万秦军成卫长安,这点小败不至於伤筋动骨。
若非秋收未至,关中青黄不接,符坚那老氏奴,只怕早就亲统大军前来征討!
故而,我军每一步都得再三小心。”
“將军步步为营,难怪深得济北王信任!这攻破长安之功,非將军莫属!”
侯从嘴上恭敬,心里却不以为然。
秦军在淮南折损十余万精兵,贼大动千戈,一年多劳师远征,国力早就损耗一空,秦军空有名目而已。
在他看来,济北王早就应该挥师西进,一直打到长安。
岂能像现在这样,滯留郑县无所作为。
真不知慕容家的皇子王公们在想什么.:::
商量完毕,高盖自问布置妥当,再无缺漏,便让二人退下,各自出堡回到驻地。
入夜,梁广率四千骑抵达井氏堡西边六里处。
夜空明月高掛,繁星点点。
全军在靠近溪流边下马,原地休整,人吃乾粮,马吃豆料,儘快恢復气力。
鲜卑军皆是一人双马,一匹骑乘,一匹驮鎧甲兵器。
其余骑兵,包括虎賁军在內,可就没有那么阔绰,只有伯长以上者配备双马鲜卑军马匹本就是自己养,算是私產,梁广只负责提供马秣豆料。
休整时,拥有双马的鲜卑兵相互帮忙穿戴甲具,人披补襠铁鎧,腰部以下套皮製裙甲,战马披单层皮甲。
其余单马骑兵,只能人披皮甲,马无甲。
突袭劫营战与遭遇野战不同,没时间摆开阵势发动衝锋,重装甲具、骑枪消耗过大不適用,弓弩在夜里又发挥不出威力。
只能藉助衝击优势製造恐慌,以惊嚇扰敌製造混乱为主。
故而全军兵器以骑弓和环首铁刀为主。
骑弓用来放火和扰敌,接战则用刀。
梁广只带了角弓和铁矛,板斧留在后军。
半个时辰后,撒出去的斥候陆续赶回,
此前派出的梁氏私兵,在傍晚之前送来最后一波消息,来时路上遇见,梁广便让他们全部藏匿,一部分则以乡民身份赶往华泽。
“叛军果如所料,在井氏堡南北分別下寨。
叛军进驻仓促,今日必定来不及伐木立寨,能挖出几条壕沟已算不错,正好利於我军劫营!”
把斥候送回消息稍作梳理,梁广就著月光,在溪边砂砾地上画出简图。
屈突涛道:“可是,根据打探回的消息,敌人在主官道、几条小路都布置游骑岗哨,彻夜巡逻,要想靠近敌营只怕不易
方才屈突涛亲自带人摸黑前去侦察,路上还击杀了两名遇上的叛军游骑。
他最后一批赶回,抵近到了距离並氏堡只有一里多的地方,能清楚看见夜色下,坞堡望楼里的灯火。
当即,屈突涛把一路上发现的敌军警戒布置大致介绍一遍。
梁广皱眉沉吟著,看来负责驻守並氏堡的高盖不光勇猛,防务布置也颇为周密。
南北二寨虽不设防,可外围警戒相当严密。
要想神不知鬼不觉避开一路岗哨逼近敌寨,还得好好筹划一番。
“叛军在主官道设卡,几条小路一定防备松解,不如多持火炬从主官道吸引叛军,主力从小路突袭?”王镇恶提议道。
慕容越道:“可是小路绕远,多是田埂道,附近皆是水田,行进迟缓,不宜配合!”
赵钧兴冲冲道:“可让几位鲜卑族將军,率本部族人假冒敌军,光明正大从主官道通过,然后直扑北寨!”
梁广看他眼,摇头道:“从此番布置可看出,高盖绝非冒进之人。
想法虽好,可风险也不小。
若是叛军用隱语、暗號相互確认身份,一旦出错,我军暴露,再想发动突袭可就再无机会。
此法不作优先考虑,再想想可有更好法子。”
赵钧想了想,“还是都督考虑周全,是末將冒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