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大家都想进步
府兵幢主嬴觴带领两队披甲军士穿过庭院,径直走到衙堂前,仰头看了看青灰瓦檐下的漆木悬匾。
不用他吩附,两名队主各自带领军土,把衙堂前后仔细搜索检查一遍,
確保没有任何閒杂可疑之人。
这里可不是平阳郡府,君侯初次驾临,当然得再三小心,千万出不得差错。
確认无误之后,贏觴派人去通知主簿王买德,可以恭请君侯升堂议事。
很快,梁广在李方、王买德、王苗一眾人簇拥下,快步走过堂前庭院径直步入正堂。
贏觴率府兵军士执械立於阶前,腰板挺直目不斜视。
从闻喜出发时,他接到调令,暂任军府帐下都督一职,充作隨侍君侯的亲卫统领。
他也是第一位从府兵中简拔的亲卫统领,著实给府兵军汉们爭了光。
几位相熟的幢主、伯长私下里纷纷道贺,著让他做东吃一顿酒食。
这帮夯货,就算要吃酒,也得等回到平阳再说。
老父为他张罗了一门亲事,女方姓贾,是襄陵贾氏的旁支嫡女。
其父如今在郡府新设的既牧司当主事,负责公府牛羊饲养。
算起来,两家也算门当户对,女方父母也很满意,认为小伙子前途光明那娘子他见过一面,清秀嫻静,颇有大家闺秀气质。
贏觴心头一热,扶握佩刀的手越发用力。
等回到平阳,就请人上门把亲事定下,爭取年前完婚。
男方相人选他也想好了,上计羊奇之子是他手下什长,受羊奇邀请,两家聚过几次,还算投缘。
私下里,他和羊奇叔侄相称,就请羊奇作他的相。
前庭响起一阵杂乱脚步声。
向靖、王镇恶、悉罗多一眾平阳將领,王睿、王懿一眾河东郡府官吏军將,还有薛铭、薛靖、柳信为首的士族代表,二十余人相继步入衙堂。
贏觴急忙收敛心神,专心致志执行警戒守备任务..::
大堂內,梁广跪坐於正中黑漆长案后。
案几左上角,摆放河东太守符印,右上角有一田册户帐,木瀆麻绳磨损严重,看得出有些年头了。
方才隨意翻阅了下,这一堆帐册是河东各县土地人口的匯总目录,查阅目录再具体调阅县一级档案。
大部分帐册登造日期是建元六年(370年),也是秦军东出灭燕的年份。
当时的户帐统计显示,河东全郡在册户四万五。
这一数据基本和西晋太康年间(280-289)持平,远远低於东汉中平元年(184年)的九万余户。
不光户口数下降严重,户均人数同样大减。
东汉年间,户均人口可达5、6口,西晋时期略有下降,4、5口的水平。
永嘉之后只剩每户3、4口人,少数族户均数反倒要略高些。
如今,河东在册人口不到十七万,更是少得可怜。
这些档案年代久远,且缺少了针对士族豪强的统计,意义不大,梁广隨手翻看,也没太过放在心上。
当务之急是儘快部署兵马,对西燕军完成歼灭,而后再费数月时间,
彻底肃清贼乱。
在他率军抵达之前接到消息,西燕军已经放弃围攻安邑,主动后撤三十里,在吴山北麓安营扎寨。
吴山是中条山北麓一小段向北延伸的余脉,山势不算险峻,却是通往大阳,直抵黄河北岸的通道。
梁广预想到,西燕贼军应该不会和他硬碰硬。
只是这帮乱贼一口气后撤三十里,有些出乎意料。
慕容冲性格偏激、执,之前还扬言要和他在安邑决战,没想到临了调头就往回跑。
这种作风,倒像是慕容永的手笔。
从关中几次交手来看,这个卖草鞋的傢伙用兵风格偏向务实稳重,打得过就一鼓作气消灭敌人,打不过就跑,根本不作迟疑。
现在斥候还未传回消息,具体如何部署,还有待商量。
“诸位.::.:”
梁广开口,堂下些许私议声瞬间止息,一眾目光看向他。
梁广开门见山地道:“河东受此战乱,民生凋蔽、百业待兴,当务之急有两件事,请诸位当堂商议!”
坐在衙堂角落的书吏提笔蘸墨准备疾书一番。
堂下眾人聚精会神,特別是河东郡府原班官吏,更是人人竖直耳朵。
梁广沉声道:“第一是儘快抢种冬小麦,爭取在秋分前,把安邑周围田亩全数播种完毕。
从闻喜来时,我一路上看见诸多水利弃置荒废,还需要儘快组织人手加以疏浚、修。
安邑周边有熟田上万顷之多,如今播种的不过十分之一二。
如此得天独厚的地利条件若不善加运用,岂不可惜?
我给诸位定个目標,秋分前播种四千顷!”
王苗和一眾郡府官吏相互看看,皆是微露畏难。
“稟梁侯~”
王苗拱手,“城中军民丁壮加起来不过六七千人,就算全部投入播种,
秋分之前也难以完成四千顷之多.....”
几名郡府长史、司马,安邑令长也跟著叫苦。
不是他们不想种麦,实在是人手短缺,粮种也不够。
西燕贼军兴起之前,安邑周边一年到头也就能播四五千顷土地。
梁广耐心听完,了解完成此项任务的难点,转头对薛铭、薛靖、柳信几人说道:“除了两万余夫役,你们几家回去想想办法,再凑出五千人,统一划归河东郡府管理。
等战事结束,这些人暂且留下垦种。
具体是以屯田形式展开,还是直接参加分田,等商议之后再做决定!”
“梁侯~”
薛铭急了,张嘴想说什么,梁广摆手打断:“你们几家为供应此次军需,已经破费不少,减轻些负担也是好的。
这两万五千余人,从此划归郡府治下,不再需要你们几家供给粮食...,
1业顿了顿,梁广又笑道:“鑑於郡府储粮不多,从今起到明年夏收,这部分丁壮所需粮食,由平阳、河东两郡府出七成,剩余三成烦请诸位出借。
等明年粮食宽裕些,再逐一归还....
薛铭等士族中青一辈代表相互看看,都从彼此眼中看到满满无语、无奈梁侯这是什么逻辑?
正是因为战乱过后,各家都面临重建工作,急需青壮劳力,所以才更要把人口掌握在手。
梁侯嘴上说看为他们好,结果伸手就把他们宗族里的依附民拿走。
还说是为他们减轻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