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再见权翼
翌日晌午,梁广轻车简行来到司徒府。
权翼也是他回到长安,除丈母柳氏外唯一主动拜会之人。
亲卫土鱼贯涌入府门,权宣吉、权宣褒两兄弟,携带妻儿慌忙出府亲迎。
梁广来得突然,事前也並未知会他们。
“二位兄长不必多礼,引我去见权公便好。
此番来得急,也是担心动静太大为权氏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1
梁广一手换起一人,握住二人的手颇为亲密。
权宣吉神情还算镇定,毕竟这些年长安局势动盪,他从中山王內史的身份进入中书任职,又因为权氏和周王走得近,为他的为官生涯带来不少麻烦和挑战,
也算是经受了一番歷练。
前番王永出使平阳册命封国,权宣吉也是使团成员之一,得到梁广单独接见。
权翼次子权宣褒看上去木訥许多,以前担任尚书省度支部仓部曹郎,整天和数算打交道,是个典型的学者型官员。
权宣吉的长子权敏,权宣褒的长子权昂依次上前拜见,
两个少郎倒也相貌儒雅,举止有礼,梁广过问学业情况,得知二子皆在国子监就读。
“.....这些年朝廷节衣缩食,国子监、太学的祭酒、博士连禄粟都发不出,
基本处於閒置,多数时候都在家中跟隨宗学讲师学习.....“
提及权氏子弟的学业,权宣吉也是头疼不已。
梁广笑道:“我一路东来时,见渭南粮田播种了大半,庄稼长势还不错,应付了今年,明年起朝廷就能宽裕些。
国子监和太学关係到官学教育根本,乃朝廷庶政重中之重,我会就此事同天子商议,爭取早日拿出解决困难的具体措施。
另外,国子监和太学都会仿照平阳旧制施行取士考,这是出仕的必经之路,
可是半点马虎不得!”
权宣吉忙道:“大王重视教化,真乃万民之福!臣一定敦促子侄用心进学,
爭取早日通过取士考!”
权宣褒再木訥,也知道方才他一番话关係到自家儿子的前程,急忙揖礼:“
多谢大王提点!”
梁广勉励了两个权氏少郎几句,又对权宣褒道:“二兄如今在何处任职?”
“臣...:”权宣褒味著有些结巴。
权宣吉替他说道:“上月父亲偶感小恙,二郎便告假在家侍奉,不想再回度支部时,他的仓部曹郎一职竟然已有別人顶替..::.无奈之下,只能继续赋閒在家~”
权宣褒神情黯然,这种事对於他而言就是天大的麻烦,根本不知道该如何解决。
“度支尚书是谁?可有去问过怎么回事?”梁广问道。
“臣去请见过度支尚书范碌,他却只说例行调动,让二郎回来等消息~”权宣吉一脸无奈。
梁广皱了皱眉,范碌之名从未听过,想来是选即位后任用的新人。
所谓回来等消息明显是敷衍之言,连司徒权翼的面子都不给,范碌背后一定有人指使。
梁广想了想:“太府寺粮科署还缺一位署令,正需要二兄这样精通数算之人出任,不知二兄可有兴趣?”
权宣褒愜了,一脸茫然:“太府下辖並未设粮科署....”
权宣吉反应过来,大喜过望,拽住弟弟就下拜:“多谢大王抬爱!”
权宣褒跟著拜首,却还是面露疑惑,
权宣吉恨铁不成钢地在他耳朵边飞速低语几句,他才恍然大悟。
原来不是大秦的太府,而是周国的太府寺。
他就这样摇身一变,从秦臣变成了周臣。
梁广笑道:“粮科署专管百官公卿俸禄发放,可是一处肥缺啊!也正因干係重大,才需要如二兄这般做事勤谨之人掌理!”
话罢,他也不再多言,抬脚入了司徒府门。
权宣吉赶紧拉著弟弟一路紧跟,不时低声埋怨两句。
司徒府的布局和当初无二,梁广凭著印象也能找到权翼书房位置所在。
他赶到时,一身素袍的权翼站在外廊下,拄著木杖僂腰身,像个腐朽木雕一动不动,单薄的身子骨似乎风一吹就能倾倒,
梁广心头一热,快步走上前,握住那一双枯瘦如骨的手。
“权公!我回来了!”
权翼也紧紧握住他手,微微仰著头,努力用涣散不清的双眼打量他。
“大王见谅,父亲这两年眼晴越发不好使了~”权宣吉在身后低声嘆道。
梁广眼眶有些湿热,笑道:“不著急,权公仔细看,慢慢看!”
权翼嗓音有些低哑:“回来好,回来就好.....不枉老夫等了那么多年.....”
“千言万语在心头,今日当与权公促膝长谈!”梁广大笑。
见到权翼,让他有种远游之子归乡拜见至亲长辈的感觉。
权宣吉兄弟掩上书房门,放轻脚步离去。
梁广和权翼对案而坐,书房窗糊的素绢已换了数次,一股淡淡墨香仍旧縈绕鼻息。
嵌入墙壁的木架上,竹简木楼整齐码放著,一如当年第一次入府拜见时的样子。
“今日乍见大王,让老夫想起一人.....大赵天王石虎!”
权翼端详著他,温言细语地说道。
“权公唤我表字即可....”
梁广摸摸嘴唇黑,“权公说我像石虎?可我自认不似石季龙那般凶毒残暴,::,模样上恐怕也相差甚远吧?”
权翼笑吟吟地道:“虎卿莫要误会,老夫指的是气度威严,你与石虎有几分相似!石季龙是老夫见过的最令人生畏的君王!”
顿了顿,权翼又正色道:“石季龙的威严霸气多是建立在凶暴残忍之上,缺乏真正的王者气度!你可学石虎之威,却不能学其暴虐一面!”
梁广想了想,笑了起来:“权公是借石季龙,告诫我此番回京当广施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