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议之后,多尔衮,多铎,博洛和谭泰等一众南征大军的核心将领们,来到了浏水北岸,清军主力在今天一早,便已经开始南渡
“王爷,外围那些堠台里的明军在咱们的强攻下,不堪一击,已经有三个堠台被红衣大炮轰开攻破。
但那些尼堪甚是可恶,居然在突围的时候,将堠台烧毁了,里面还有很多没有搬运走的军资粮草也都一起被烧了。另外,还有一些来不及撤走的火炮,也同样遭到了破坏。
不过,明军应该是没想到咱们的红衣大炮威力那么强,撤得十分着急,不仅来不及在堠台中布下陷阱,许多军械物资,也没有烧干净。”
谭泰朝着多尔衮汇报着清军在长沙城外的最新军情,长沙城内的守军缺乏骑兵,攻击性不强,但是堠台基本上部署在城外的防御工事外围,或者就是江边,极大的阻滞了清军的围城行动。
“明帝骑兵有限,如今又全都集中在了岳州一线,长沙城内外,自然只能靠步军和这些防御堡垒,和当初明军在辽西没什么区别。”
多尔衮说着,嘴角微微勾起,冷冷笑道:
“这便是本王力主南下的原因,就算明帝这是诱敌深入,那也只是自寻死路罢了。咱们现在虽然暂时被阻,但只要最终大军一汇集,红衣大炮一到,这些所谓的堡垒,必将不堪一击。
等到那时,本王倒是看看,是明帝的步军强,还是我大清的铁骑厉害。哈哈哈,和本王斗,朱慈烺他有这个实力吗?”
多铎听罢,并没有和往常一样反驳,他看着逐渐转好的局势,还赞同地点了点头,如今局势发展到了这个地步,明帝绝对是失策了。
而且,多铎十分自信他当初在凤阳和朱慈烺斗智斗勇的攻城经验,能使得长沙城之战,以朱慈烺想像不到的速度,迅速取胜。
这些都使得多铎的心中,不免生出了期待,他同样渴望着一雪前耻,证明自己的实力。
“明日,等大军开进长沙城南面和东面的平野,再拔除几个堠台,各旗站稳脚跟之后,十日之内,只要火炮一就位,便立即开始行动,强攻长沙城。
长沙城内外的这些土墙,马面,想要突破并不简单,但只要听我的安排,三个月之内,必定能攻破外围的第一堵土墙,甚至攻破外围的两堵土墙.”
“只要能在半年之内攻破长沙城,明帝在岳州,荆州的部署,便不足为惧了。”博洛也当即出言道。
“到时候,明帝一定不得不从岳州突围,他只身或许能从水路东逃,但城中的那些明军,即使上了船,也必定插翅难逃!”谭泰得意道。
“哈哈哈,哈哈哈——”
多尔衮,多铎,谭泰,博洛几人说着,不约而同朗声大笑起来,然后又齐齐扭头看向了江对面的长沙城,外围正是大片大片的平野,那里即将是八旗大军驻扎的地方。
他们进入湖广之后,从北到南,虽然只了一个多月,但一路上波折不断,可谓是千难万阻,现在终于快要成功了,自然踌躇满志。
不到三日,多尔衮统帅的八旗南征主力大军,便已经在长沙府城北面,东面和南面的平野上扎下了十几个坚实的营盘,除了五万余八旗军之外,还有一万五多披甲包衣兵,四万余绿营军。
多尔衮在岳州城外,包括临湘的道人矶,江北的白螺矶在内,只留下了六千余八旗军和披甲包衣兵,一万五千余绿营军兵马驻守。
而荆州城外围,则是留下了八千余八旗军和披甲包衣兵,还有一万余绿营军,另外多尔衮还部署了三千余八旗,近万绿营军在承天府,襄阳府,维持粮道,尽管部分地区只是象征性地留下了数百兵马。
当然,这四个区域的兵马,都包括了分布各处,维持粮道和后勤通畅的部队,即便是长沙府城的主力,多尔衮其实也只是能集中八万左右,用于攻城大战。
为了确保攻城能够顺利进行,他需要派出兵马在南面防御,防范衡州和湘潭方向的明军,除了阻断南面明军袭扰的五千余兵马之外,他还需要部署北面,特别是湘江入湖口,阻击明军水师的行动。
朱慈烺在湘东北,湘中,放弃了除岳州府城,长沙府城之外的几乎所有城镇,大军全部收缩回了城中的据点。但在湘南,则是另外一种部署,那里有山河阻隔,清军无法迅速出击,只是仗着兵马强盛,对这些地方有威胁。
清军的哨骑从主力进入长沙府城外围平野的第一天开始,便不断开始不断往南袭扰侦察,试探湘潭,衡州等地明军的实力。
不过,坚固的城池,充足的补给,还有不久之前朱慈烺在江北取得胜利,都使得明军虽然节节收缩,但士气依旧得到了保持。
对于清军的袭扰,明军早有准备,多尔衮派出的哨骑被连连击退,明清双方没有在岳州府城,长沙府城展开激烈的哨骑战,反而在湘南每日都有十几人伤亡,旷野上不断倒下两边骑兵士兵的尸体。
要知道,那些起伏的丘陵群,丘陵上生长着的灌木丛,以及河谷平原上分布着的荒废破败村庄,都是哨骑作战埋伏的极佳环境。
朱慈烺既然费尽心思,将清军引入长沙府,必然是早有准备,在多尔衮将注意力放在长沙府和衡州府的时候,陈福在荆州府,又开始了新的行动。
陈福此时策马立于虎渡口,遥望北面的清军大营。多尔衮刚领着清军主力南下,李过便开始了对城外清军的袭扰和试探。
多尔衮在城外留下了近两万大军,其实也是防着朱慈烺趁他南下,集中兵马突袭荆州,他留在岳州城外的兵马,同样有这样的作用。
不过,他对于朱慈烺的军力,终究还是低估了,特别是洞庭湖水师的实力,此前朱慈烺将水师分成了两部分,根本没有尽全力。
陈福举着手中的“远镜”,视野中北面的清军大营大门处,高高飘扬着数十面旗帜,那个大营驻扎着三千余清军,主要是绿营军。
荆州城外围的地形十分平坦,附近的树木早已经被明军砍光,运入城内作为燃料,清军只能到远处砍伐树木,所以建造营寨,也耗时颇久,尤其是冬天土硬。
或许是吸取了荆门州之战的教训,清军在每一座大营外围,都挖出了两道壕沟,内侧的那一道还特别深。
而除了挖壕沟的土壤之外,清军同样还有利用了附近的荒村土石作为建筑材料,构筑营墙,十分坚固,明军不动用火炮的情况下,几乎没有攻破的可能。
陈福在等到李过派人送来的塘报时,时间已经来到傍晚,天色早已大暗,从远镜中只能看到北面连绵的清军大营发出了的金黄色光晕。
李过已经基本打探清楚了清军的实际兵力,包括绿营军在内,不超过两万,八旗马甲可能近万,绿营军中也有部分骑兵。若是有殿前中军和天骑军的支援,这一仗完全可以打。
想到这里,陈福又抬头看了看北面的光晕,心中不由得有些感慨,局势的变化和个人的际遇碰撞出来的奇妙经历,使得他总觉得有些飘飘然。
两年前,他在北直隶遇到那时候还是逃亡太子的陛下,所幸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成为了护驾大军在的一员。在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之后,往后的日子里,完全就是平步青云
到如今,陈福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殿前左军提督,在五军都督府的挂职,甚至高于常登贵,因为战功得到的赏赐无数,仅仅是在应天府的府宅就有三处,良田三千亩,手下如今还统帅着上万大军。
当然,最重要的是,他很明显得到了朱慈烺的青睐,这才是所有的一切事件中,最让陈福得意,但也最让他心惊胆战的。
毕竟,伴君如伴虎,稍有不慎,极有可能从平步青云到阶下囚!
每每想到这里,陈福便会想到两年前,大明还完全打不过鞑子兵,屡战屡败的情景,他那个时候逃出京城,甚至不知道为什么逃,要往哪里逃……
瞬息万变的局势和个人身份,使得他总觉得自己好像在做梦,一切都显得那么不真实,特别是想到以后陛下北伐成功,收复北都,振兴大明,他的地位将会到什么地步.
而就在这个时候,马蹄声突然响起,两匹塘马从黑暗中奔驰而出,很快来到了陈福的面前,“哒哒”的马蹄声把他从一个无所适从的“暴发户”那般迷离的状态中拉了回来。
“报,提督,这是五军都督府派人传来的军报!”
陈福闻言,心中一阵激动,他等朱慈烺的军令,已经等很久了,特别是李过打探清楚荆州外围的清军实力之后,更是急不可耐。
“立刻回去禀报陛下,殿前左军早已准备就绪,陛下的援军一到,左军便可立刻渡河,对北岸的清军展开攻势。”陈福看完朱慈烺的传来的军报,立马拟了一封塘报,然后朝着两个塘马吩咐道。
两个塘马得令,又立即告退,然后策马出发,黑影很快就消失在了夜幕中,马蹄声也渐渐远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