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看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明末振兴方略 > 第207章 人心惶惶的清军

第207章 人心惶惶的清军(2 / 2)

“嘶,老胡,那个词叫啥来着,畜生不怕虎是吧?”古德富深吸了一口气,一副绞尽脑汁,但就是想不起来了的样子。“他娘的,那叫初生牛犊不怕虎!”胡老七说罢,忍不住的哈哈大笑起来:“哈哈哈,哈哈哈,老古,你这人,还考了第三呢,还得了五十两奖赏呢.”

古德富闻言,脸上一时间也有些不自在,但他也不是那种任由其他人拿捏的软柿子,当即道:

“狗日的,消遣老子,有本事你也去考一个,拿五十两银子的奖赏。”

胡老七一听这话,便有些蔫了,他当然想要奖赏,好把儿子的亲事办得风光一些,但到现在位置,包括军功奖赏在内,也没有存够五十两银子,原本还想以后找机会出去消遣消遣的,现在完全没了兴趣。

当然,这只是暂时的,在军队这个大熔炉里面,他的兴趣很快就会恢复。

“怕啥没银子,等到时候打下了襄阳,南阳,收复了北京,把鞑子全部杀光,你还怕没银子?”

胡老七虽然是嘴硬,但他说着说着,脸上便已经充满了无限的憧憬,很快又道:

“那些狗鞑子现在就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咱们这次北伐,一定能打赢,到时候把他们全部杀光,咱们兄弟几个就退伍回村里,当农兵军官。你小子比老子出息,说不定到时候能到县城里,当上个将军也说不定呢!”

“老胡,你还真是白日做梦啊,做官?哪有官给你做?”古德富虽然听得心中得意,但还是摇了摇头,嗤笑道:

“你真以为,这官那么好当吗?到时候咱们能在村里,当个教官就不错了。不过,咱们打完这场仗,估计就直接杀到北京去了,到时候杀光鞑子,仗确实是没得打了。”

“这仗要是真的没得打了,才好呢,咱们收拾家伙,回家种地,也好好享受享受自己打出来的太平盛世,那多美的日子啊!”

胡老七说着,脸上再次满是憧憬,虔诚道:

“陛下治理的天下,一定是太平盛世,而且村堡里面每亩地要交的粮食也不多,咱们最起码能分到五十亩上好的良田,这每年能打多少粮食了呀!”

如今,大明的各部大军中,上至统兵大将,下至普通战兵,任何人都毫不怀疑自己能赢,也毫不怀疑鞑子会一败涂地,以及退伍之后,所有人都能过上好日子。

他们都相信大明的皇帝陛下朱慈烺,不仅可以带着他们打败野蛮残暴的鞑子,更能开创一个大大的盛世出来,这已经成为了全军的信仰。

而与之相对应的,此时北方诸省,各府城的城墙之上,各大军营之中,无论是真满洲兵,汉八旗,包衣兵,还是绿营兵,无论满清的宗亲贵族,还是普通旗丁,似乎都已经没了曾经的必胜信心。

这便是朱慈烺给这个世界带来的改变,满清八旗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已经被他打破!

此时,战场前线,前两年因为大顺的治理,勉强恢复生机的南阳府城内,熙熙攘攘的街道上已经了无人烟,两边的店铺更是全都大门紧闭,便是窗户,都已经破破烂烂。

因为满清大批兵马入驻,以及粮价上涨所造成的饥荒和商业凋零,这座连接中原和湖广的交通枢纽,已经彻底失去活力,成为了一座巨大的兵营。

洞庭湖水师这个时候已经北上,攻占了襄阳城北面的大小渡口,完全隔绝了南阳到襄阳的水路,并在江中留下了上千兵马,以及大小五十多艘战舰,日夜巡逻,不时北上骚扰,搅得南阳府城中的清军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没有一日安宁。

若不是再往北,各大水系之间并没有连同,洞庭湖水师的进攻目标,就不止是南阳了,清军的所谓水师早已经被洞庭湖水师剿灭,如今明军在汉水流域,完全就是如入无人之境,不止一次放炮轰击南阳,以示军威。

当然,白河上游的水道十分浅小,洞庭湖水师派出的战船都并非主力,可对清军的威胁并不小,甚至十分致命。

因为,对于清军来说,明军水师对于其运输线的打击,才是最致命的,这使得清军的粮草军需调配,需要绕道而行,并更多依赖陆地,路上的耗费大增。

而随着明军在南阳府的活动越来越频繁,豫南各地的起义,也接踵而来,不少百姓在乡绅的领导下,暴动之后都选择了南下,成为北伐民夫中的一员,等待光复河南的大战到来。

为此,驻守南阳的绿营最高将领——高弟,不得不请示多尔衮,增加豫南各城的绿营守军,同时请求对方增派八旗兵协助防守。

其实,随着北方各省民变起义不断,清军不得不加大军事投入,各省的额外开支都得仰赖地方加派的苛捐杂税,而这又导致了更加猛烈的民变。

但随着主要战场转移到中原,整个南方都没有成功夺取,清廷的财政压力十分之大,让地方自筹粮饷,其实也是无可奈何。

多尔衮甚至还想要吴三桂,尚可喜,孔有德,以及陕甘的留守绿营军在地方也自筹粮饷,还最终因为孟乔芳的劝阻,只好作罢,陕甘改由孟乔芳统筹,尚可喜和孔有德由户部拨备。

毕竟,若是放任吴三桂,尚可喜,孔有德和陕甘的留守绿营军自筹军饷,据地而守固然可以节省大笔军费,但如此一来,无异于让对方割据,不到最后的时候,清廷还是不能轻易放手。

他们是想汉人将领更加卖力,和明帝自相残杀,增加他们的全力固然可以促成这一点,然后坐收渔翁之利,但这些汉人若是倒戈了,那局势便是雪上加霜了?

对于如此举动,不仅仅是孟乔芳,岳乐上书过多尔衮,他虽然不敢明说,但意味深长地暗示了一番。

毕竟,吴三桂背地里的那些举动,并没有逃得过他的眼睛。

但岳乐如今对于战局的走向,并没有把握,李定国和刘文秀杀了吴三桂的密使,那就是不可能合作的意思了。可吴三桂的意向,却依旧让他捉摸不透。

而吴三桂通过胡心水传回来的消息,也听到了一些风声。但吴三桂在清廷中的力量并不大,他并不能施展多少力量去影响,或者说推动这件事情更进一步。

但知道了这件事之后,他却改变了看法,意识到若此战不胜,清廷便要灭亡的可能,朝着南京靠拢的心,也更加急切了。

要知道,随着朱慈烺的“粮食战”逐渐发挥作用,北方各省的粮价大涨,便是华北的产粮区,粮价也比往年高了一倍有余。

而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大战在即,清廷加派的徭役也一点不没有少,甚至开始变得绝对不容商量,甚至为了筹集战争资源,开始对旗丁下手,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

换言之,多尔衮等满清的王公贵族们,再次暴露出了当年在关外时候的嘴脸,整个八旗其实都不过是他们的奴隶。

这个时候,不止是普通的汉人自耕农,便是八旗旗丁,手中的粮食除了缴纳赋税之外,便不剩多少了,要想维持生活,只能是向旗中的贵族们“借”。

于是乎,原本就是大奴隶主,手中聚集了无数财产土地的满洲贵州们,在这个满清国运危急的时候,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土地兼并,他们手中的财富非但没有因为战局不利急剧减少,甚至还有不少都增加了。

而那些旗丁原本依靠剥削汉人包衣,获得了巨大利益的,也因为前面两次的军事失败,没了劫掠所得的财物,家中的包衣更是损失惨重,男丁又都在外征战,哪里还有多少余力耕种,收成自然成了问题。

不少八旗甲兵家中的包衣都因为前两次的大战,死伤惨重,他们这一次南下,都已经不打算再带包衣兵,生怕家中的劳力遭受损失。

而多尔衮为了击败明军,又下达了多次命令,让八旗军加强训练,日夜都在军营之中,这使得他们根本顾不上家中的田地。

这还不是最要紧的,因为人力的缺乏,他们家中的包衣还得去各个军械工坊服役,各地人力紧缺的情况,愈演愈烈。

不过,这次的大战,对于清军来说,也不完全是坏消息。

随着战场转移到河南,山东,陕西之后,这些来自关外,或者是北方各省的绿营兵和八旗兵,已经不会像是在南方的时候那般,一到夏季,军中便闹瘟疫,大批兵马失去战斗力。

但从多尔衮收到高弟在南阳和岳乐在西安发回的加急军报,到北京城内的各部八旗军整军准备南下,满清大军内部,人心惶惶的情况,丝毫没有得到缓解,更是没了此前两次南征时候的士气!

(本章完)

最新小说: 洛阳锦 又怎么了我的大小姐 隆万盛世 偏执竹马真香了 宿主今天崩人设了吗 强制娇宠金丝雀 炮灰觉醒以后[快穿] 下等关系 摆烂后,社恐真少爷被宠坏了 鬼夫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