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阿济格的野望
南阳城内,多尔衮统帅的数万八旗精锐,还有北方各地调来的一万多绿营甲兵,以及数万北方各地强征的民夫,都已经暂时休整了下来。
多尔衮和阿济格虽然都急于决战,但也绝非无头苍蝇那般,随便乱撞。
他们同样需要试探明军的虚实,然后通过战场上试探出来的情报,确定可行的战略。
在八旗主力南下之前,南阳城内的绿营守兵一直都蠢蠢欲动,特别是阿尔津溃败至开封的时候,豫南,豫西等地纷纷被明军收复,常登贵和林昌峰兵临洛阳城的时候,城内的反正情绪最为热烈。
陈泰和高第两人一直都在小心防备着那些从陕西,山西,河南当地调来的绿营军,短短一个多月,南阳城中已经不知道发生了多少起小规模反正,但都已经被他们悉数扑灭。
毕竟,城中原本就驻扎着数千八旗甲兵,其中还有一千多是来自关外部落的新八旗,以及数千包衣兵,再加上高第所领的山海绿营军家口都在北面,而南阳城的城防又极其复杂坚固,这些零零散散的绿营兵反正,怎么可能会成功?
南阳城作为清廷在豫南地区部署的重要据点,只要作为核心力量的满人不投降,那其他众多绿营军和包衣军的军官和士兵,便是不会轻易动摇的。
毕竟,他们若是有任何轻举妄动,都很有可能立刻暴露,甚至是突然之间就被处死。
相较之下,汉中城虽然同样坚固,而且地势凶险,易守难攻,但城中的绿营兵基本上都是陕西出身,除了吴国贵和李国翰所部数千的藩兵和汉八旗之外,根本没有压制下的力量稳住局势。
换言之,只要他们一反正,在陈福和高一功两部大军的里应外合之下,固若金汤的汉中城,不到一日,便可攻破。
不过,陈福和高一功想要联络上汉中城内的绿营军,实现里应外合,可没有这么简单。
而吴国贵和李国翰,以及少数岳乐留守的满八旗甲兵,也几乎不可能投降,特别是后两者。
毕竟,他们都很清楚自己此前在这片土地上所犯下的种种恶行,一旦被明军俘虏,后果如何,可想而知。
陈福和高一功自然也想到了这些,他们并没有将重心放在攻略汉中城内的守军身上,而是直接借助锦衣卫在陕西的布局,联系到了甘宁等地的丁国栋义军。
在原本历史上,丁国栋和米喇印领导的河西回民“反清复明”起义,在清军残酷镇压下,经历了一年零十个月,最终失败。这次起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满清在西北地区的统治,但最终随着全国局势的恶化,也再也没有发挥作用。
但现在已经完全不同,朱慈烺在南方重建了大明,两路大军北伐,胜利在望,丁国栋也因此没有遭到陕甘清军的全力围剿。
否则,丁国栋麾下的那点兵马,在吴三桂大军的围剿下,不出半年,必定全军覆没,甚至连原本历史上退入甘州的溃兵,都不会有。两支军队的战力差距,可谓是天差地别。
如今,局势突变,吴三桂和岳乐兵败分水岭,陈福和高一功都希望丁国栋能在陇西发起新的进攻,以此逼迫汉中的守军主动撤退。
汉中城内虽然存有足够两万大军消耗三年的粮食,但如此固守下去,根本就是等死而已。到时候满清恐怕都已经败了,汉中都成为孤城了,哪里还会有什么援兵了?
毕竟,若是没有援兵,又没有足以击败明军的野战力量,那汉中城破其实只是时间问题。等到明军主力汇聚,到时候就是突围,也没用了。
换言之,陈福和高一功只要能利用义军,制造出汉中城孤立无援的状态,那城内的上万兵马,是绝对无法坚持下去的。到那时,他们便只剩下了突围北上,甚至是逃出关外,这一条生路。
而且,他们还得尽快撤军,否则大明在北方的统治一旦巩固,他们的突围就要成为闹剧了。若是大清已经彻底没了,突围了又能如何?
不过,这个时候,南阳城内的多尔衮,对明军在陕甘的行动,还根本不放在心上,他正在谋划一场突袭行动,准备将朱慈烺麾下的殿前军主力,歼灭在南阳城和襄阳城之间的平野上。
而出人预料的是,这一次主持会议的负责人,并不是多尔衮自己,而是满清当前最骁勇善战的英亲王阿济格。
阿济格此前在追击李自成所部大顺军的战绩,加上其前两年在江北阻击明军的战果,特别是麾下的牛录没有经历大败,都使得他当前在八旗军中的地位,前所未有地提升。
在这一轮南征的具体部署中,他身先士卒,多次奉命领兵攻打河南的各大明军据点,收复了十几座州县,威望更是进一步得到了提升。
而借着屡立战功的机会,阿济格也主动开口,向多尔衮要求让他来主持突袭明军的作战会议,并得到了此时正灰头土脸,担心局势进一步恶化的多尔衮的支持。
“邓州城从内到外,不过是两道城墙,城周不过十数里,城墙也算不得高厚,若是用火炮连续轰击,恐怕三五日便能攻破,明帝必定没有打算长期固守。
不过,邓州城内,现在至少汇聚了七八万的明廷步骑兵,咱们若是贸然采取强攻,可能会损失颇大,短时间内也很难有什么战果,甚至会因为攻城,白白损失大批兵将……”
阿济格介绍完邓州城的基本情况之后,随即又指向了邓州城东南面,白河干流附近的新野城,这里是南阳府和襄阳府的交界处,地势平坦,行军条件极好。
“明军在新野城中驻扎着一支水师,据哨马打探到的消息,这支水师拥有大小船只五百余艘,其中一小半都是装备了小型火炮的战船,想要对付并不简单。
明军水师驻扎新野,便可轻易北上南阳,邓州等地,可在各个方向阻击我大军,明帝如此部署,应当是为了其能在邓州迅速撤退准备。”
阿济格为了这次军事会议,虽然准备了很久,但整体上的效果依旧没有达到他的预期。不过,如今大清所面临的局势,也由不得多尔衮继续内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