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梁氏有我
进入腊月中旬,淮南天气愈发寒冷。
符融甚至担心淮水结冰,专门派遣千余辅兵驻守岸边,配备铲子、凿子、铁秋和走快舟,隨时准备破冰,保障渡口两岸船只往来顺畅。
自汉末以来,的確出现过淮水结冰现象。
有过明確记载的,便是曹魏黄初六年(225年),文帝曹不至广陵视察军屯和水军训练情况,顺手在淮水上搞一场演戏,假意震,实则是为伐吴作准备。
不想天气骤寒,淮水结冰,演戏草草收场。
这一段东亚小冰期,在未来一百多年內都將持续。
在此期间,灾害频发、粮食减產將不可避免,由此带来的將是愈发激烈的战乱、动盪....
洛涧溃败已过去半月,陆续逃回、收拢的溃兵有两万余,其中专司杀伐的主力战兵大概只占四成。
谢石派人宣扬的战果是俘斩两方五千级。
按照汉末以来习惯,破贼文书“以一当十”计算,谢石高调宣传的战果自然是夸大不实。
可这一次,秦军中高级將领心里都有数,晋军统计的数据就算有水分也不太多。
六万大军驻防洛涧,溃退而回的占三成,普军俘斩的占三成,另三成或逃亡、或走失、或冻死饿死伤重而死.....
严寒天气下,又是在上百里无人烟的荒野,稍有伤病便难以活命。
据斥候回报,洛口堵塞大量秦兵户体,隨著洛涧水冲入淮水,又顺水东流。
普军已拆除架设在洛口的截淮木柵,广陵、盱眙方向赶来的水军,已和谢石大军匯合。
谢玄水陆並进,直抵八公山,普军背靠八公山下营,与秦军夹肥水相望。
秦晋两军对崎地点,从东边百里外的洛涧,向西移到了渺水。
梁广护送两位父伯回到寿阳时,坚符融最为暴怒的时刻已经过去。
据目击者杨定事后描述,当时阳平公差点没一口气晕蕨栽倒,陛下震怒之余,更多的却是失望、黯然.....
抚军大將军、高阳郡公符方第一个逃回,任凭他百般辩解请罪,符坚还是將他投入槛车,暂时夺一切爵位官职。
以符方的口才,自然能为此次大败找到诸多藉口。
可隨著逃回来的兵將越来越多,一番质询之下,洛涧溃败的原因也逐渐为眾人所知。
就算不知兵,也能想像得到,在符方大营整体溃散衝击之下,另外两座大营会受到何种影响。
符方身为主將,负主要责任理所应当。
梁云此前凭藉攻破寿阳之功,得以加散骑常侍,这次也一併削夺。
梁成由第二品的镇卫將军,左降为第三品镇前將军。
也还在重號將军之列,却从排头掉到了末尾,职权上差了一大截。
且二梁身负重伤无法统兵理事,已完全处於閒置状態,魔下兵將除梁氏部曲外,其余全都散归各军。
梁广本以为符坚会震怒之下处死符方,结果却让他失望,只是投入槛车羈押,暂时夺爵禄官职,连句贬点庶人的狠话都没说。
这就是符坚对待宗室罪臣的態度,看似宽宏大度,实则赏罚失据、大失尊威。
从割据幽冀叛乱的北海公重、行唐公洛,再到去年的东海公符阳,坚宽救了宗室,却让更多怨叛由此擎生。
有功之臣不满,获罪之臣庆幸。
屯驻寿阳的十数万东路军,因此次溃败士气大丧,攻克寿阳积攒下的士气战心,已在长达两个月的停留、对峙期间消耗一空。
加之天气愈发寒冷,秦军將士,无论氏羌部民、匈奴羯杂户,又或是汉人军户,无人再想打下去,畏战厌战情绪逐渐蔓延开.....
十二月十七,臥床养伤半月的梁云恢復儿分精神,梁广命梁氏私兵用肩舆抬著他,登上寿阳东城头。
登城马道、阶梯湿滑,附著一层冰棱,铺上草蓆才能行人。
今日天气略有放晴,东城头上也无寒风吹拂。
梁云穿著厚厚裘袄,外披罩袍,在梁广扶下勉强站起身,扶著蝶墙向溉水东岸远眺。
他脸上带著大病初癒的苍色,整个人暴瘦一圈,精气神全无。
他久久凝视著洛涧方向,虽未说话,整个人却流露出浓浓哀伤。
既为数方或死或降的秦军將土,也为梁闰..:..
梁云养伤期间,梁广一直侍疾在侧。
醒转之初,梁云便紧紧抓著他的手,询问梁润安危。
梁gg诉他,梁润败逃途中负伤失血昏迷,
李方、邓兴、韦洵三人率领私兵护送返回寿阳途中,又遭遇普兵追击,部曲们力战不敌,梁闰遇难,连首级也被斩了去。
梁云听罢呼吸骤止,急喘几口再度失去意识。
两日后醒来,已无太多情绪波动,平静得仿若心死一般。
今日登上城头远望,也是他主动提出。
“阿父,李方三人特来请罪~”梁广轻声道,暗暗打了个手势。
李方拖著一条腿,韦洵吊著胳膊,邓兴捂著胸口,三人都是一副负伤在身的样子。
倒不是装的,李方被砍中大腿,韦洵被刺中胳膊,邓兴胸口也被划伤。
他们一行在“护送”梁闰返回途中,的確遭遇普兵。
“仆等特来向梁公请罪!护卫不力,致使少君罹难,仆等死罪!”
三人悲慟哀豪,哭声一片。
韦洵泣不成声,邓兴黯然抹泪,李方放声嚎哭....
梁云看著他们,无声嘆气:“正则殞命,源自洛涧溃败,与你们並无干係,
都起来吧~”
“仆等请梁公责罚!”三人哭著叩首。
梁广也在一旁跪下:“若非孩儿请求兄长,將一眾私兵部曲们调派於我,兄长也不会遭此劫难!
兄长遇害,孩儿也有莫大过失!请阿父责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