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看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争雄十六国 > 第312章 议號之爭

第312章 议號之爭(1 / 2)

第312章议號之爭

“主公可称平阳王!”

悉罗多嘴地站起身,脸红脖子粗地大吼!

他的声音犹如一柄重锤锻打烧红的烙铁,在议论声滚沸的衙堂內发出金石之音!

在別人都还遮遮掩掩故作矜持之际,他已经喊出了恋在心中许久的话,进步之心可见热切!

在劝进这个议题上,悉罗多永远走在眾人之前!

大堂里的鼓譟声像是被按下了停止键,短暂的平静后,更为喧腾的爭论声爆发!

“现在就称王,未免太过心急了些!我看,称平阳公足以號令臣民!”

李方摇摇头,一本正经地加入討论。

“李司马,主公乃两郡之主,拥兵数万,如何做不得平阳王?”

悉罗多有些不服气,又有些心急,急赤白脸地爭论起来。

也就是李方,换做別人当面反驳,他早就恶狠狠怒瞪对方。

李方和君侯的关係,不仅仅是主僕君臣,甚至比手足兄弟、袍泽更加亲密。

如果有人能真正深入到君侯內心,了解他的真实想法,那么无疑只有李方。

“悉罗將军,我看是你心急了吧?”

李方打著哈哈,“现在称王,引得天下瞩目,君侯岂不置於风口浪尖?

退一步称平阳公,名號有了,也不是太显眼,別人反倒会夸讚君侯谦逊!”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悉罗多拍著胸脯:“哪个不长眼的敢来犯境,末將为主公击退便是!”

李方咧咧嘴,白眼大翻,这斯还真是个莽夫。

屈突涛也道:“臣也以为,主公可称王,再加大单于之號,置单于台!”

悉罗多扭头看向他,两个向来不怎么对付的傢伙,此刻竟然罕见地达成一致。

慕舆盛犹豫了下,没有贸然开口。

自幼在长安长大,他的思维、想法更偏向汉人一些。

不像悉罗多、屈突涛二人,鲜卑游牧族的思想更重些。

北方少数族首领若想建號立业,大单于的名號是少不了的。

相当部分部族民不认汉家的皇帝、大王、公侯、大將军,只认单于、大单于只知道谁是大单于,就效忠谁。

可在慕舆盛看来,君侯连南庭单于的名號,都不曾公开承认过,平阳也没有单于台的设置。

更重要的是,君侯不搞胡汉分治,所有平民都按照民籍管理,想入伍就得先成为府兵。

仅剩的四千单于护军,独立於府兵体系之外。

他有预感,单于护军的军號很快就会消失,这些兵卒终究还是要纳入府兵管理。

慕舆盛偷一眼主位,有些摸不透君侯真实想法,乾脆闭嘴不言。

屈突涛提议加大单于之號,引来堂中不小的譁然声。

平阳旧部无甚反应,他们的族群成份本就复杂,且多数是土生土长的北人,

生下来就处於汉胡共居的环境。

在他们看来,大单于、单于台一类的名號、治所,完全是可有可无。

他们对於汉家制度已经非常熟悉和適应,同时又保留几分胡性,也能接受夷落的传统部族管理方式。

王苗皱了皱眉头,他祖上出仕过石赵、再魏,再到符秦,单于台的建制一直存在,只是职权大小的区別。

在先帝符坚时期,虽然也有大单于之称,可在所有詔敕里,几乎没有见到类似字眼。

单于台也基本沦为閒置机构。

三年前透选羽林郎,单于台专管氏、羌、匈奴、鲜卑族民的选拔,已经是为数不多发挥效用的时候。

王苗以太原王氏自居,內心崇尚汉家制度,如果可以的话,他不希望大单于、单于台一类的“胡族特色”再度出现。

异议主要来自於河东士族代表。

薛铭、薛靖、柳信几人当即就出声反对。

特別是薛铭,梁广一直认为此人性情软弱,不似薛强温文尔雅,却文刚强有见地。

不想在此问题上,薛铭起身正言厉色地道:“君侯以尧都(平阳)建业,以《禹责》为山河之基,岂可效法昔日刘元海、石世龙,肆意杂胡俗坏礼法纲常?”

薛铭正气凛然的声音响彻衙堂,使得所有人都为之一肃。

梁广眼皮子跳了跳。

《禹贡》出自《尚书》,乃是大禹时期的九州地理划分。

平阳、河东乃至整个并州,在禹贡里都属於古冀州范围。

汉代以来,儒家学者將《禹贡》视为“王者疆理天下”的典范。

禹贡九州对於统治者而言,不光是地理图册,更是一种建立大一统王朝的法理依据。

汉武开拓西域,班固重新划分九州框架,把西域强行纳入古雍州范围。

用意就是告诉大汉臣民,西域这地方,自古以来就是属於雍州地界。

大汉天子居中国而治万邦,所以要重新收回西域,西域百姓也是我汉家子民,怎么能任由他们流落外方?

最新小说: 东京女友图鑑 打贏复活赛后被遣返龙族 什么,梦中的娘子都是真的 帝国血脉 从庆余年开始,我在诸天当系统 换亲嫁糙汉,炮灰知青下乡贏麻了 全民鬼域:转职天师,招招毁灭级 争雄十六国 修仙:我真没想当舔狗! 恶灵諮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