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蒲坂对峙
秋日的河东平原上,霜风渐起,枯黄野草在风中摇曳身姿。
解县城外,驛道被无数牲畜和兵士踏得泥泞不堪。
车辙深深陷入潮湿的黄土里,每当有满载粮秣的大车吱呀作响,从车辙凹槽里碾过,辙痕都会下陷几分,压出的泥土往两边翻卷。
薛强次子薛靖以郡都尉身份,负责统领五千郡兵,在解县、蒲坂之间押送粮秣,转运兵员、伤员。
五千郡兵来源复杂,有从水军屯徵调的屯兵,有河东士族贡献出的佃户,
有原本安邑所属的河东郡兵,有少部分旧军户....,
临战之际,这部分人全都被编为一军,冠以“河东郡兵”之称加以区別。
除薛靖外,还有薛氏南祖房的薛泽,解县县令柳平、出任河东郡司马的柴武,四人共同负责河东地界上的军需调拨,
柴武还要在闻喜和东垣之间来回奔波,敦促铁矿开採和生铁冶炼、兵器锻造。
郡兵实际指挥权,落到了薛靖头上。
他的责任可不轻,除了军需辐重转运,还要时刻派游骑巡视黄河东岸,確保对岸秦军不会找別的渡口渡河。
黄河正直秋汛,很快便进入退水期,到时候说不定哪处河湾就会成为秦军东渡的口岸。
自从接到调令,两个月来,薛靖不敢有丝毫懈怠,终日忙碌於营伍。
此次蒲坂会战,对於河东士族而言,同样是一次重大考验。
既然选择投效梁公,那么追隨梁公与秦军死战到底便是唯一选择。
梁公若胜,彻底在平阳、河东站稳脚跟,向北可以进兵晋阳,向南可以窥伺洛阳。
甚至可以寻机挺进关中,彻底取代符氏定鼎长安,再造一个全新的梁氏王朝而他们这些土人,就將成为新朝的元从功勋,藉助新兴政权之势,重现鼎盛门阀荣光!
这些美好愿景,光是想想就令人激动得浑身发抖!
对於士族而言,谁不想重演“王与马,共天下”的辉煌?
虽说梁公乃雄略之君,北地士族恐怕只能选择依附,而不太可能像南边的普室,士族与天家共享权力,甚至反压皇权一头。
可只要河东士人帮助梁公坐稳江山,早晚有分享权力的机会。
將来的事,谁又能说得准。
士族图谋的从来不是眼前,而是永远著眼於未来。
只有长久的拥有权力,才得以形成门阀。
掏空家底帮助梁公抗击秦军,成为了两郡士族豪强的共识。
“快!再加快行军速度!”
薛靖骑马从道旁收割一空的荒地里跑过,大声喊叫著。
“傍晚之前,这一万石粮秣必须送抵蒲坂!”
郡兵们驱赶著牲畜,推动著大车卖力行进,队伍豌折向西南方..::
蒲坂城外的军营连绵数里,如同城池旁边又生出一座郭城,
临近傍晚,炊烟在乾燥的空气中笔直上升,梁广在一群军將幕僚的簇拥下,
骑马衝出东门。
马蹄扬起阵阵尘土,径直往东北方向的高岗而去。
爬上高岗,梁广驻足向西南方向远眺。
北边,一条大河裹挟泥沙奔涌南下,浑浊的浪涛拍打岸边礁石。
目力尽头处,隱约可见舟密布,一座水寨的轮廓若隱若现。
“秋汛始终不及夏汛,这才短短几日,水势已经平缓许多,岸边的礁石裸露出不少~”李方遮眼远望。
梁广沉吟著:“黄河冰期大概还有多久来到?”
李方想都不想,脱口而出:“至少还有两个半月!